第392部分 (第1/4页)

李信瞪眼道:“下官不敢自不量力,下官本是罪臣,能求得一官半职已是万分庆幸……”

王朴冷笑道:“封侯拜相,想想并没有错。”

李信沉吟片刻,“王使君有何吩咐?”

王朴道:“等下次大朝,你当着文武百官上奏,奏请官家改国号,另兴社稷朝廷。”

李信听罢大骇,袍袖都颤抖起来。

王朴道:“唐朝之后,前后有梁、唐、晋、汉、周五朝,天下裂土分疆,契丹入寇占据河山。今上灭诸国,定天下于一,驱逐契丹,恢复正统,大功盖于古今,理应重兴万世基业。”

李信颤声道:“今上不……不是认大周开国皇帝为太祖么,这样说不会被灭九族?”

王朴道:“周太祖并非今上一脉,虽为同族,实为两家。今上受大周朝恩惠,受封许国,若非有如此文治武功,大功于后世,老臣也不支持此举。但今日今时之业,堪称圣人,已有资格重振华夏大统。”

李信吓得一脸苍白,因为这种事太严重来了!

王朴冷道:“我是给你机会,富贵险中求,一般人想掺和,还没有机会门路。”

“是,是。”李信不置可否。

王朴问道:“你是怕我把你当马前卒,上前送死?”

李信忙道:“下官不敢,下官绝无此意!”

这王朴,说话实在太难听了,稍微修饰一下都没有!

王朴从容道:“你大可不必有此念。是老夫把你从牢里捞出来推荐给端慈皇后,又替你求官;今日老夫招你来书房,单独密谈,枢密院的人都看着哩。你在别人眼里,与老夫的党羽何异?若此大事是个火坑,老夫让你跳了,也会牵连于老夫。”

“是,是……”李信说不出话来。

王朴说话十分犀利直接:“李使君安心,老夫看得很准,咱们不上,也会有人上。老夫不亲自上阵,是因大事必有个过程,不能失了章法,以你的官位身份上书,正好恰当……官家的脸面也好看,不知道的人,以为李使君这等人是求官心切、急欲在朝廷立足,固铤而走险,绝非官家示意。”

李信的脸上特别难看,自己怎么也是读书人,被说得如此不堪实在难受,好在这里没别人,人王朴又贵为枢密使,说两句轻贱他的话也有资格。

反正就算受了王朴的恩惠升官发财了,李信内心也不是对王朴很有好感!

王朴又道:“今日说得急,你且回去安心准备,一面到客省上任,一面想想此事。”

李信忙道:“下官多谢王使君提点。”

王朴挥了挥手。李信当即告退。

等他从枢密院出来,又出皇城,上了马车还有点恍惚,回头竟想不起自己怎么出皇城的!

第七百三十三章 头阵

李信此前在兴王府和江宁府之间来往办事,回京后刚升客省使,连府邸也还没有,在东京租借了一处小院居住。

他回家后写好奏章,又在象牙牌上记好要说的话,以免上了朝紧张说不清楚。平常要他说点话当然出口成章,但一到大朝上极可能发懵,把话记在容易看见的地方是必要的。

早早准备好了,但李信心里仍旧十分犹豫。

无论是逼供船员工匠,还是收罗人手办差,李信都能处置得当,但对眼下这等事完全没把握,眼前一片黑!东京朝廷他也不熟,他怎么知道里面的水深?

但是,王朴乃枢密使,把这么要紧的事告诉了他。如果拒绝,以后有好果子吃么?

李信没忘记自己在牢房里好几个月,是王朴把他捞出来的。既然这人能轻易把自己从东京大牢弄出来,再送进去应该也挺容易。

他想起了在牢里吃的饭,有一次碗里不知怎么还有蛆!

李信坐立不安地呆了片刻,见奴仆在门外扫地,他的家眷仍在河东,身边就几个干些买柴米做饭洗衣等活的随从。李信便道:“我想吃羊杂碎,还有粟米粥,要用河东粟米煮,你给我弄些来。”

“老奴这就去做。”奴仆应答道。

等李信吃了想吃的东西,又想着自己许久未近女色,今后还不知有没有机会。又叫奴仆拿钱去就近巷子里的窑子雇个小娘回来。

但那奴仆年纪有点大了,办事实在不怎么妥当,找的窑娘十分看起来脏兮兮的,身上有股子臭味混合着脂粉的复杂气味。李信弄了半天,愣是没成功。

李信住的是座小小的民宅,那妇人不知他是当官的,出言不逊道:“不行还找窑姐,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