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新火器营 (第1/2页)

豫州,许都,天雷匠营。 墨刍和葛成收到袁熙的信件后,快速召集所有工匠营的人员,挑选出愿意前往西域的工匠。 “此次任务重大,前往西域的人可以携带家属共同过去。自然薪俸待遇比这里要好!只是可能会有些辛苦,那边的气候不太好!” 墨刍说完后,有不少人出来,表示愿意去西域。 庚城随后说了一句,“晋王也在西域。” “我去!” “我也去!” “我先出来的,我先去!你们几个刚才都没站出来!” 此时所有人开始争先恐后报名,表示愿意去。 墨刍对着葛成嘿嘿一笑,竖起一个大拇指。 解决人员问题,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了。 墨刍和葛成很快带着人随着信使向西域进发。同时拉了一些工具,这些工具非常好用。有些还是卫温设计的。 说起卫温,墨刍他们还真有点想念他了。 此时的卫温在向南的海域中航行。 他在楼船中也开辟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匠所。这样航海的同时,也能研究制作新的工具,一举两得。 卫温做出的新式渔网,不仅可以捞很多鱼,还可以捞到比别人更深处的鱼。 卫小花跟着相公也吃了不少新鲜稀奇的海鱼。和其他人总是晕船不同,卫小花一点也不晕船,相反她还很喜欢这种摇摇晃晃的感觉。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和夫君卫温一起休息的时候。摇摇晃晃的刚刚好,她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大人,你看,那边是什么?” “哦,是岸,是岛?”卫温看了看,远处的岸隐隐约约有些轮廓,似乎还有高山。 “向前快速行驶,小心靠岸,所有队伍做好登陆准备!” “是大人!” “我们向南行船,会不会是吴王扬州的领地?”卫温的一个属下猜测道。 “不会,有这个新司南,我们并没有偏移方向。如果是吴国的扬州领地,我们至少是要向西偏移很远才有可能。但是我们一直朝东南方向行驶的。” “那这真的是新的土地?” “不知道,我们登上岸看看,不过上岸要小心,火枪弓兵盾兵保持好队形发,防止被袭击!” “嗯嗯,放心大人,这个我们一定会做好!” 卫温点了点头。船队向目标岸边快速进发。 洛阳城。 张廾收到袁熙的信件后,召集了辽东太守,并州刺史和探矿营的人开了一个会议。 商量铁矿石炭木炭等运往西域的事情。 辽东太守提出的意见就一个,那就是从鞍县运送铁矿到西域距离太远。 探矿营的则说道,“我们在雍州武都郡武兴县发现和鞍县一样的矿石。如果没错就是铁矿石!” “武都郡?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到时候西域的铁矿石就从武都郡那里获取。这距离省了三分之二啊!” “那铁矿石的事情解决了!”辽东太守这边暂时没有了压力,松了一口气。 而接下来石炭的问题,并州刺史并没有什么问题,从并州到西域距离勉强可以接受,至少比辽东要近。木炭的话,只要有树木的地方就可以,就地取材。 墨刍葛成来到西域海头城,见到晋王袁熙。 火器工营建设迫在眉睫,袁熙直接带着墨刍葛成等人在海头城建火器营。 袁熙原本是想着在敦煌城建火器营,因为敦煌郡内有一座硝石矿。但后来袁熙从舆图上看,海头城更合适。 海头城作为西域长史府的府治,北到车师,西到龟兹疏勒,南到鄯善于寘,东接凉州。到以上地方都是有近乎直线的道路,除了大沙漠,此地算是西域的中心了。 决心在海头城建火器营,那么必然要扩建海头城。火器营建起来后,势必人口大增。袁熙招募人手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给的多就行。 根据墨刍他们的提议,海头城又创建了火器原料区,工匠居民区,生产制造区域。除了工匠居民区靠近海头城建设,其他的都距离海头城有一定的距离,毕竟如果大规模制造火器火药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所以必须远离居民区。 “为了给蒙起潘雄他们及时提供火器物资,火器营可先从十几人开始,不断扩展和完善!”袁熙对于负责扩建海头城的管理们提议道。 “是殿下!” 不过几天时间,海头城外众人热火朝天忙碌着,这样的景象让袁熙想起曾经的辽东鞍县。鞍县发现铁矿后,扩建县城也是这样的景象。现在鞍县发展的比一般的州府还要大。也成为辽东郡最有名的标志城池。 提起辽东郡,大家就会想起鞍县。鞍县产的铁做出的厨具、农具很好用,在百姓中有口皆碑,家喻户晓。 刚开始创办的火器营,由墨刍和葛成亲自动手,带着心腹工匠营人员配置火药。这些工匠都是下了死状的,不会向外透露火药的配方和比例。 当然墨刍和葛成很聪明,他们做的配方比例拆分成多次配比,每一组工匠配一次。多组配置下来才能达到真正火药的配比。这样的好处就是,每一组工匠知道的配比不是最终的配比,就算有部分人透露出去,也不是准确的配方。除非所有的组都互相告知各自的配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