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1/4页)

原领土。徐福无知,擅立为天皇……”

话才说到这里,王竞尧打断了他说道:“这个不好,那徐福乃是我中原皇帝派去开拓疆土之功臣,只是后来秦始皇亡故,乃使徐福与中原失去联系,其罪不在徐福。”

“陛下英明。”李天正笑着说道:“倭人之流叶王本多真藤上书,请求废除倭岛之国,将倭岛及倭人皆并入朝廷版图,以感沐朝廷之恩。本多真藤为了让陛下应允,已联络了倭岛各处武士首领、豪门望族联名上书……”

“怎么倭岛还有豪门望族吗?”王竞尧忽然冷笑了下,让那丹齐国国王沙可摩先退了下去,摸着下巴沉吟了会说道:“那王勇和刘一是如何做事的?传朕的指令好好申斥一番。至于本多真藤的建议,朕会仔细考虑下的,不过将倭岛并入帝国版图,需要经过精细周密的准备。命令司徒平一部在倭岛各处做好准备,命令情报处严密监视一切可能发动叛乱的倭人。必要时不惜动用一切武力镇压。还有,倭人之心最是反复无常,他今天看你强大,就像只狗一般跟随着你,但一旦等你衰落了,又会反过来咬你一口,必须要想个办法让这一族绝根!”

皇帝陛下的口气,让李天正打了个哆嗦,虽然他早就知道皇帝陛下迟早会解决倭岛的问题,但陛下对倭人之痛恨,还是让他觉得意外,只怕按照陛下的心思,这倭人在几十年后将会彻底的绝种。

王竞尧来回走动了几步,眉头皱了皱,说道:“还有高丽,那高丽国王王葆登基也有几个年头了吧,朕考虑着,高丽也该收回来了。老让它孤悬着,总也不是一回事。不过,让谁来管理高丽,朕倒得仔细思量一下。”

李天正微笑着说道:“臣心中倒有一个人选,陛下的义弟庄剑,为人精细,富有谋略,虽然年轻了一点,但多立战功,又久在高丽,熟悉高丽之风土人情,可以引为高丽总督,以接符海波将军之班,臣李天正情愿举荐。”

“恩,这人是个人选。”王竞尧点了点头:“说到年轻人,朕想起了一件事,朝廷的大臣将军们,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过,咱们迟早都有老的那天,要想永远保证朝廷的强大,就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天正,朝廷各部应该适当地补充一些新人进去了。”

李天正点了点头,皇帝陛下喜欢用年轻人,是朝野都知道的事情。

现在朝廷的这些官员将军们,大多在三、四十左右,而在这个时候继续培养新人,皇帝陛下的眼光已经不仅仅放在了眼前,而是放在了更远的未来。

屋子外传来了一阵阵热闹的嬉笑声,王竞尧慢慢走了出去,看到他的儿子和女儿们正在那开心的玩闹,王竞尧的嘴角边忽然露出了一丝微笑,孩子,这些都是帝国的明天!

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

大汉帝国兴汉九年十一月,汉军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火枪大队组成。这支大队总计拥兵五千人,火枪三千五百枝,而火枪大队的成立,也宣告着汉军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十一月月底的时候,火枪大队被调往倭岛,统归大将军司徒平一指挥。在皇帝陛下给司徒平一的私人信件之中,王竞尧明确地告诉了他的爱将,火枪大队对于汉军的重要性,以及将在未来战争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而司徒平一也很快明白了皇帝陛下为什么在火枪大队才成立的情况下,就将其拉到了倭岛使用。

兴汉九年十二月,在以倭岛流叶王本多真藤为首的数百倭人联合上书下,倭岛并入帝国版图的提案正式进入到朝廷讨论之中。倭岛的并入提案,出人意料的是,在朝廷里居然分成了两种尖锐的意见。以右丞相李襄阳为首的一方,被皇帝陛下称为激进派,他们立场鲜明地反对在这个时候将倭岛并入帝国版图。在李襄阳看来,倭岛还有很大的经济潜力和人口潜力可以为帝国服务,而一旦并入了帝国,将来做起事来则未免有了些顾忌。李襄阳建议皇帝陛下,倭岛的合并,宜推迟十年进行,在这十年之间,争取榨干倭岛的每一分资源。

而被皇帝陛下称为温和派,以左丞相李天正为首的一方的官员,旗帜鲜明的认为应该立刻将倭岛并入帝国版图。一旦倭岛成为了朝廷的一部分,则可以大量内迁倭人,外迁汉人,使倭岛在十到二十年之内,汉人占据绝大多数的主导地位,使倭岛彻底为汉人所用。

面对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皇帝陛下一直在微笑着看着他们在朝廷上激烈争论。在他看来,不管是哪一派,完全都是站在汉人的立场上来争论问题,这才是他想要的大臣。

谁也无法说服谁的两方,在争论了许久之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