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不过这一仗打胜,好处还是巨大的。”王竞尧放下了饭碗,说道:“首先是稳住了福建的局势,自临安陷落,上上下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现在局面初步得到了改观。其次,天卫军威名大盛之下,将来咱们的征兵工作也好做了许多,天卫军从此后将成为那些不甘被鞑子奴役的热血汉子的向往之处。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扩军八万到十万。如果我们能有充裕的时间,编整出这样的一支队伍,咱们也有了和鞑子对抗的本钱,恢复中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对了,晓晟,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任晓晟这时有些生气地说道:“前日大都鞑子派来的使者,被元帅割去了双耳,赶了回去。后来据我在泉州的探子汇报,忽必烈不止派了这一路,还有另一路使者直接去了泉州,找到了丞相陈宜中,中书侍郎杨亮节等人,以大量金银贿赂,要求释放张弘范和哈拉蒙台等人。而陈宜中这些人已经答允,并在太后和陛下面前为张弘范极力开脱,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张弘范被释放的可能性很大。”

“混帐东西!”水军将领秦海大怒而起:“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不顾死生才抓住了这些人。可还没有太平,这些狗东西却在想着这些龌龊东西。元帅,秦海愿带本部水军,连夜奔赴泉州,一举擒获这些奸臣!”

王竞尧也是愤怒不已,他重重放下饭碗,站了起来背着双手烦躁的来回走动。虽然这些人的嘴脸他早已经看透,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才取得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胜利,这些当官的已经开始不安分起来。

鞑子尚且占据着大半个江山,南宋复辟朝廷只能在福建苟延残喘。陈宜中这些当大官的人,想着的不是如何恢复江山,却在不断盘算着牟取个人利益。秦海的话让他怦然心动,或许趁着天卫军大胜,自己名声一时无双的最佳时机,铲除了这些害人虫,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不可!”泉州知府李天正说道:“若按秦将军的办法去做了,痛快固然是痛快了,可是后患无穷,甚至咱们努力创下的大好局面将付之东流!”

秦海斜着眼睛说道:“天正兄未免太多虑了吧?天卫军不管在地上还是海上,都打得鞑子狼狈不堪,咱们天卫军做事,还有说敢说半个不字?”

李天正微微笑了下:“不错,咱们天卫军现在做事,的确没人会反对,甚至太后和陛下还会站到我们这一边,但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陈宜中两次在丞相任上不顾朝廷安危,私自逃跑,因此有了个‘逃跑丞相’的称呼,但就是这样一个自私自利,毫无人格可言的人,却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朝廷不计前嫌的启用呢?”

众人都是一愣,仔细想着这个问题,但谁都没有准确答案。王竞尧也皱起了眉头,他在自己那个时代,也曾经想过这个问题,难道当时的宋朝最高权利者,真的那么宽宏大量,对在自己最危急时背叛自己的陈宜中,就那么有好感?

“陈宜中这个人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但为人非常骄傲,等到了青年时代,初次踏上官场,也非常之的正直,朝野上下好评如潮。”李天正显然对陈宜中极为熟悉,缓缓说道:“等他执掌大权之后,已成士大夫集团之首,天下士大夫莫不以他马首是瞻。当时贾似道专权,他虽由贾似道一手提拔,但却是为数不多敢对抗贾似道的人,因此甚得士大夫之心。及至官当到了丞相,性格却突然大变,变得胆小如鼠,不过他是天下士大夫的领袖,无论做出了什么事,朝廷总是不敢轻易动他。”

李天正看了下众人,继续说道:“朝廷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启用他,实在也是无奈之举,他若不肯出来为官,那些有些声望的人,还有哪个愿意出来?虽然也有元帅和文山大人这样的忠臣,可一个朝廷总不能就靠这几个人吧?咱们若是现在动了陈宜中,只怕天卫军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保管被文人的唾沫淹死。那些文人的笔,有时候比刀子还要厉害!而且,根据我所知道……”

说到这李天正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些隐隐的迹象表明,陈宜中手中掌握着朝廷一个非常重大的秘密,这个秘密让朝廷忌惮无比,这也是朝廷不敢得罪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王竞尧一怔,什么样的秘密,竟然能够威胁到国家的最高权利者?

他把目光投向了李天正,但李天正微微摇了摇头:“我用尽了各种办法去打听,但一点效果也都没有,这秘密似乎只有陈宜中一个人知道,我实在没有什么办法。”

第一百十四章 天卫军的回答

“不管有什么秘密,这些我们暂时不去想它。”王竞尧甩了下头,冷冷地说道:“不管怎么样,张弘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