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已经知道了事情经过的李天正什么话来说不出来,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子居然是这个德行。自己的名声被毁了倒还是其次,这事如果不是发现得早,皇帝处理得及时得当,只怕整个朝廷都会被抹黑,那时就算砍了自己的头也无法弥补这样地损失“李伯恩只是朕亲眼看到的,还有没有这样的人?我看只怕还有!”王竞尧冷冷地说道:“天正你自己说说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李天正虽然和这侄子感情甚好,但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他咬了咬牙说道:“李伯恩合当斩首以谢百姓,李天正有不察之罪,恳请陛下免除臣地职务!”

“李伯恩虽然可恨,不过朕已经查了,他除了勒索乡民倒没有犯下死罪本来按照大汉条律,可以免除一死可是……”王竞尧顿了一下叹气了一声说道:“谁让他是你的亲戚呢?把他交给大理寺,传达朕地意思,此案要从重处理,不得姑息迁就,至于你……”他看了一眼李天正:“你是该承担责任,着今日起官降三级,罚俸一年,仍在丞相位置上戴罪立功。天正,朕这么处罚对你的确不公了点,对你侄子地惩处也严了,可是为了这个朝廷,有什么委屈冲着朕来吧!”

“臣不敢有半分怨恨陛下之心”李天正恢复了平静的表情说道:

“臣以为陛下处置虽然过严但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却是有利的”

王竞尧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来,李天正对于自己,对于整个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而且自己也曾经说过,没有他的存在,北伐也许没有那么顺利成功。

这件事情虽然这么过去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却放在了王竞尧的面前虎父未必就没有犬子,朝廷的这些官员,自然都是汉族的顶梁柱,可是他们的后代呢,也能够和他们的父辈一样,为了这个民族,为了朝廷忠贞不二吗?

包括自己在内,自己地儿子,儿子的儿子,也能够如同自己一样吗?万一将来出了一个昏君,再次把这个民族带入到水深火热之中怎么办?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民主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这个时代明显还不适合这一政治制度,甚至一旦当自己提出了民主的这个概念,只怕会被自己的臣民当成怪物一般看待。

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让这个国家,能够让这个民族,永远保持旺盛的斗志,永远屹立在世界的最高峰,万代不灭的象个巨大一样挺立呢?

第三百章 操持婚事

目前的大汉帝国,从皇帝到底下的大臣将军,很少有超过三十岁的,庄剑等人甚至不满二十,这些人都充满了朝气,但如何长久地保持这种活力却是必要面对的事!

王竞尧把自己一个人关起来想了很久几天之后,一道新的朝廷圣旨颁布。在这道圣旨里,主要对“子承父业”这一点做出了重大修改。

在这道新的命令里,主要对有爵位者地继承方式做了改变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必须立有相应的功勋如多子者,彻底废除长子继承的惯例。以一个有三个儿子的侯爵为例,功勋最大者继承侯爵之位,次者降级为伯爵,再次者子爵,无功勋者不得继承任何爵位,并且对功勋多大才能继承有了明确的定义。而这位侯爵两代之后,即到了他的孙子辈,不管孙子立有多大的功劳,只能从次一级的爵位开始继承;三代后再次之,依次类推这道旨令很明确地规定出了“功勋继承制”

本来王竞尧的想法,是直接废除继承制,无论是谁的后代,必须都从底层做起,但经过仔细思考之后,这样的做法在这个时代未免太激进了一点,这个时代的人,拼死拼活,除了建立自己不世的功勋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在为后代子孙奋斗一旦直接取消了继承制。势必冷了这些浴血奋战地文武官员之心。

在这道圣旨中对未来帝位地继承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想要当上太子,想要当未来的皇帝,可以,凭着自己的手去奋斗包括皇亲国戚在内,没有哪个人可以不劳而获这是一道铁一般地命令,不容更改地命令!

这道命令出了之后,在朝野之中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于目前这批官员来说。要想为子孙后代谋取到最优势的起点,那么自己就必须付出更大地努力,建立起更大地功劳而对于功臣之后的子孙犯罪一事,王竞尧也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地官员们,一旦触犯到了刑律,一律按照大汉律处置不存在什么特权,绝不姑息纵容!

在处理完了这件事情之后。王竞尧专门接见了那个茶铺中遇到的神秘青年“定远”。和他一番长谈下来,王竞尧惊讶地发现这人居然是位古代的“生物学家”他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有着自己独特地见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