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张好好 (第1/2页)

那台上少女唱罢一曲转身欲走,被在蒋德芳旁边坐着的一位公子叫住,那少女转身羞涩地问道,

“不知公子还有何事?”

这位公子站起身来,施礼说道,

“在下杜十三,冒昧起身叨扰,小姐不仅相貌脱俗,惊为天人,而且歌声也是婉转动听,犹如天籁。若是小姐不觉劳累,不妨为我等再唱上一曲,以解我诸位意犹未尽之情。”

旁边坐着的几位公子一听也是随声附和起来,大声喊着再唱一曲。这台上的少女不知该如何处理,望了一眼台下站着的鸨母,那老鸨将手中罗扇向那少女轻轻扇了几下,又眨了眨眼睛,意思是稍稍等候,一切有我。

老鸨子扭着肥胖的身躯缓慢地走到台前,冲着台下坐着的几位公司施礼说道,

“几位公子,稍安勿躁,台上这位新来的歌姬可是我特地从那扬州乐坊之中仔细挑选出来的,几百人中可就看中她这一个,她名叫张好好,今年方才十三岁,不知曲子唱的可让几位公子满意吗?”

台下众人一看这老鸨子上台,说些不痛不痒的废话,就知道是为要钱而来,又在下面哄闹起来,让老鸨赶紧下台,不要影响了众人的心情。先前站起来的那位杜十三随手从怀中掏出二十两银子,上前递于老鸨手中,说道,

“今夜在下和诸位公子听曲儿的兴致甚浓,望你不要在此多做耽搁,还请好好姑娘速速唱来。”

那老鸨一见银子递来,顿时眉开眼笑,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忙回身对那张好好说道,

“好好姑娘,既然诸位公子爱听你唱曲儿,今夜你就多卖卖力气,让诸位公子尽兴。但有公子想点的曲目,你会唱的尽皆唱来,不要扫了几位的兴致。”

张好好点头答应,施礼送那老鸨下台,然后又向花钱的这位公子问道,

“不知公子想点什么曲目,但有好好会的,定为公子唱来。”

这位杜十三在台下站着稍微思索一番,说道,

“不如唱个“胡笳十八拍”吧,各位公子意下如何?”

周围坐着的几位公子有懂音律便互相讨论起来,不懂的便在台下微笑喝酒,一言不发。此时那蒋德芳接过话题,有些卖弄地说道,

“哎,不好不好,胡笳十八拍通篇都表达那蔡文姬对故乡的深沉思念、却又不忍骨肉分离的矛盾痛苦之情,曲调委婉悲伤,听着让人肝肠寸断,实在不太适合此情此景,还是换一首较好。”

那位杜十三一听,对着白衣蒋德芳也是有些敬佩,问道,

“那这位仁兄有何高见,不妨说来让诸位听听!”

蒋德芳喝了口酒,拿着酒杯稍加思索,便说,

“十三兄看“汉宫秋月”如何?”

杜十三略作沉思,说道,

“不妥,不妥,这汉宫秋月曲调虽无痛苦之情,但却寂寥清冷,波澜不惊,毫无欢快之意,表达的是那后宫宫女空对秋月,无奈哀怨之情,所以在下感觉也不太合适。”

那杜十三又站在地上走了半圈,忽然眼中一亮,对席上各位公子说道,

“那师旷的“阳春白雪”各位感觉怎么样?”

那蒋德芳率先接话,说道,

“嗯,万物知春,和风荡漾,雪松高洁,一尘不染,不仅表明我等诸位一片高雅凛然之风,亦有预祝我等春风得意之意,嗯,秒的很,十三兄果然高才,在下实在佩服。”

旁边的几位富家公子也跟着起哄,大声喊好。杜十三转身向张好好说道,

“阳春白雪这首诗歌不知小姐可曾习得?”

张好好低声说道,

“小女习得,还请公子回席就坐,好好马上为诸位公子唱来。”

待杜十三落座,有人搬上一把椅子并将琵琶递与张好好,张好好亲自坐在那台子中央,缓缓地拨动琵琶,吟唱起这首《阳春白雪》。台下众人听得是如痴如醉,尤其是那杜十三,随着张好好的吟唱,不停地击打着节拍,低声附和着,连桌上的酒杯碰洒了也丝毫不知,完全沉浸在张好好那美妙的歌声之中。

不知不觉又是一曲唱罢,台下众人叫好之声一片,不时有银两、簪子、玉佩等礼物扔到台上,喜得那老鸨赶紧上台捡拾,光凭唱曲儿能得到这么多的赏赐,这老鸨子倒是很少遇到过,乐得是心花怒放,边捡边大声地感谢着台下众人的赏赐。台下此时却依然不依不饶,有人大声地叫到,

“再唱一个,此等美妙歌喉,此时仍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不多唱几个怎能让人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