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寂静夜 (第1/2页)

盘龙甸,这是一个龙王山脚下的小村子,位于进山的必经之路上。 这是秦涛依据命运智能的推荐,最终选择的临时落脚点。 位置上来讲,这边算是比较偏僻,但是又不至于太过缺乏基础设施。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目标之一,这个老村也经历了现代化改造,不再是想象中的破败情景。 秦涛选择此地的最重要原因是都不是这些,盘龙甸虽然是上山的必经之路,但却也位于其他几条连接外省市的一级公路上。 偏,但不至于烂,利于后期上山却也具备足够的迷惑性。 这也就比较符合此次秦涛的任务目标。 进入核心基地之前,秦涛必须保证所有随行人员的绝对清白。 只有确认属于华夏族,认同民族文化,有正常价值观,忠于民族国家的人,才能进入基地。 所有幸存者,连同鹰击连队的士兵,共计二百三十余人,全部都要依次接受详细审查。 可能这些人在病毒携带方面不需要担心,毕竟在附属医院都已经做过检测。 所有战士,只要是金陵隔离区出来的,不管是自抗还是注射,全部都通过了危险期。 秦涛需要确保队伍之中没有敌人的眼线,不仅仅是A军的,甚至包括国内其他势力的。 六子撇开不说,他是吴镇海的亲信。 自己虽然不是吴司令的附庸,但是不管秦涛怎么讲,他和吴家的利益存在捆绑关系。 不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单就吴镇海给自己的这处基地,早就远远超过自己救出他那儿子的价值。 多出来的价值,可以说是赏识或者是道德绑架。但是这些,秦涛都可以不在乎。 即便如此,要真的到了需要出手帮助,拉一把吴家的时候,秦涛自问还没有那么绝情。 虽然这种感觉很怪异,双方的实力也极其不对等,秦涛和吴镇海之间姑且能算得上是盟友。 因此即便明知道六子是吴家派来的眼线,秦涛也不会太过担心会因为这个眼线而出什么乱子。 夜幕降临,在肖伟、张超然和廖天明的组织和部署下,所有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战士和平民的居住地有所距离,但是又能够将平民处于士兵的保护范围之内。 盘龙甸的原村民都已经不在村子之中。部队清理掉少量的几个丧尸,甸子里也算是清净了。 浙州省地势多崎岖,村里的人可能为了躲避奇怪的疫病离开村庄前往大点的市镇了。 也有可能是被临近的军事隔离区接走了。 从甸子里一些匆忙收拾的物品来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秦涛这次属于秘密行动,进入富春军区当然没有和当地联系。 希望村民们得到了妥善安置吧! 不过也是因为村子的空置,秦涛杜小龙等人才能够找到这么一处不错的地方。 现在他坐的这块地方,大概是之前村长或者村首富的房子。 院子很大,围墙有近两人高,关键入口处大门设计得着实不错。 左右两扇大门全部打开,吉普车和侦讯车能够很轻松地停放。 很幸运,今天晚上不需要再吃压缩饼干或者罐头。 村里遗留了不少腊肉,腌鸡,搭配上一些干笋,今天可以说是开了荤。 所有人都分了一些,美味的食材再怎么多,也就够吃这一顿了。 杜小龙和刘远豪在大吃腊肉,秦涛则是细细品味着腌鸡的鲜味。 这个时候,肖伟等人应该在带队进行随身物品的搜索了。 找内奸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搜查随身物品,有个可疑的由头才能进一步调查。 要是在灾变之前,无论哪级政府机构或者是执法部门,这种行为恐怕会被无限诟病。 好在现如今是军管时期,灾变年代,部队的行为还是有很大的强制力的,大多数平民也会配合。 说的不好听的,部队就是群众唯一的依靠。 这句话正过来说可以讲成军民一家亲,反过来就有可能变成军阀独裁。 总之秦涛虽然看着是悠哉悠哉,吃着肉,其实他在等待。 等待肖伟的汇报。 这个鸡很正宗,第一口就能吃出,肯定是村民自养的土鸡。 咸淡程度不偏不倚,刚刚好在鲜味释放的极点处戛然而止, 劲道的鸡肉纤维有嚼劲,但也不会和口腔有过多的抵抗。 也许像杜小龙刘远豪这些城里人,他们吃这些土货是为了好吃,为了新鲜。 也是长时间没换过口味了。 但是秦涛吃到这一口鸡肉,细细咀嚼,久久没有咽下。 虽然口味有所差别,但是这肉味让秦涛想起来自己的故乡,黑森镇。 年幼的日子,自己都是在镇上度过。 在每年过年前,奶奶都会制作腌鸡腌排骨。年关的时候,母亲就会把这些食材做成各种各样的佳肴。 不知道怎么的,仅仅只是几口肉,几个菜而已。 怎么自己的童年,有一半都是这种类似的回忆呢。 突然有一种悸动,是怀念早已逝去的爷爷奶奶,更是对那种平凡日子的无比眷恋。 现在的自己追求发展,追求科技,追求那个真像。 曾几何时,自己的梦想也就是一年之中,和家人吃顿好的,疯玩几天而已。 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