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车队 (第1/1页)

时间非常紧张,搞定了监视卫星之后,秦涛决定立刻前往龙山基地。 率队返回附属医院,秦涛命令张超然和廖天明立刻组织人员转移。 抛弃一切非必需品,将必要物资打包,装载到先前的大巴中。 除去病毒和武装斗争导致的人员损失,四辆54座的大巴车完全能够装下所有人。 目前病患之中,基本上都处于正常状态,存活下来的人都是安全渡过危险期的人。 除了一些患有严重基本疾病的患者,先前的那些病人都已经可以正常进行生产生活。 即便是在后期,电刺激疗法越来越熟练的条件下。患者的存活率也不足一半。 虽然这么说很残酷,相较于S城的其他市民,他们已经是幸运儿了。 三天期限已过,零零散散,将附近城区营救出来的的幸存市民都算上,数量也不过是180多。 这些人的去留问题,秦涛在脑子里也是盘了一下。 首先肯定是不能再留在城区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在城市里获取到的物资将会越来越少。 超市,货场等地的物资将会被迅速夺取一空。慢慢的就只能从居民区之中挨家挨户搜索。 不仅如此,食物的保质期也是有限的。没有可持续的能量来源,城市无法支持这么多人的生存。 现在这不到两百的群众,转移工具只有大巴车。虽然这种车一次性装载的人比较多,但是笨拙和脆弱是硬伤。 时间原因,秦涛现在不可能护送他们前往金陵。 如果让张超然等人独自驱车前往,大巴车队将会面临复杂的路况和沿途的暴乱分子。 想来想去,也只能是把他们带在身边,一同前往龙山基地。 打定主意之后,秦涛立刻组织各队的负责人,将后续计划制定到每个人。 当天下午,一列壮观的车队就出现在城西的街头上。 由一辆改装之后的渣土车开路,两辆轻型军用吉普车紧随其后。 紧接着就是侦讯车,两辆军卡,四辆大巴车,剩下的两辆军卡压阵。 渣土车是秦涛在一个建筑工地附近发现的。因为损失了所有装甲载具,开路的工作只能用它临时代替。 在原本的保险杠前方,额外加装了一个极具进攻性的“V”形撞角。 这是城区幸存者里几个工人的杰作。 气割枪和电焊,只要给他们找全了工具,一个半小时之内就完成了改造。 一举两得,在车斗中装满物资之后,渣土车算上车辆自重,总计达到近20吨。 可以说一路过关斩将,以不低于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带领着车队由高架转向国道。 “涛哥,这个叫六子的兵也太猛了吧,渣土车都被他开出风来了。” 杜小龙开着吉普车,居然是有些赶不上前面那个绿油油的大家伙。 秦涛本来正在闭目思索高科技的事情,听杜小龙这么一说也是抬眼看了一下头车。 心中不免是感到好笑。 耿战这人,平日里是一直当警卫员,出手次数极少,想来早就憋坏了。 这次打了一仗,还算是酣畅淋漓,现在又开着这么狂野的车,难免有些肆意。 “六子,注意路况,还是尽量避免直接撞击,重卡在半路上坏了就麻烦了。” “收到,涛哥。” 虽然从后面看不见六子在干嘛,但是渣土车明显降低了速度,开得谨慎了不少。 秦涛点了点头,按照这个速度,再开3个小时肯定到了目的地了。 至于说进入了山区之后怎么走,到时候再说吧,六子是清楚路线的。 通过后视镜看着后面的一长串车队,秦涛不禁感慨。 二十多天之前,自己还是孤身一人,靠着一把撬棍在城东苟活。 现在已经可以集结起来不小的队伍,虽然这当中大多数是平民,但是秦涛也不会嫌弃他们累赘。 改造渣土车的几个工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的价值总是无穷的,只要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秦涛相信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特长。 即便在大局观上,秦涛愿意相信人类的凝聚力,但是对于这些平民,他还是持有戒备心理的。 说的不好听一点,这些人他大多数都不认识,而且在前期的审查之中,也只是初步进行了病毒感染的检测罢了。 秦涛还没有时间使用系统去对每个人的身份进行核实。 即便是那些跟着秦涛打了两次激烈战役的老兵,也不能排除嫌疑。 龙山基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是自己的根据地。 这些人想要跟着自己进入这个庇护所,当然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进行安置。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是秦涛在心中已经提前有了打算。 正在完善构想,后座传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那个,涛哥。” 没有回头,秦涛听出来这是那个年轻医生刘远豪的声音。 “什么事情,小刘?” 在当初附属医院门口一战之后,秦涛对这个小伙子的印象不错。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