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部分 (第1/4页)

左常侍张敞、侍郎左雅谏曰“殿下以母弟居方面,安危休戚,与国同之。今吴寇内侵,四州倾没,西虏扰边,秦、凉覆败,朝廷之危,有如累卵。谷者,国之本也,而殿下无故散之,虚损国储,将若之何?”懿怒,笞杀之。

'26'后秦姚懿的司马孙畅劝说姚懿,让他去回击长安,杀死东平公姚绍,废掉国主姚泓,自己代替他登基。姚懿认为很对,于是把粮食发放给河北的夷族与汉族,打算以此树立一些个人的恩德,收买民心。左常侍张敞、侍郎左雅劝阻他说:“殿下以皇帝的同母弟弟的身份坐镇一方,自己的安危悲喜,与皇帝和国家是一样的。现在吴地的敌人前来侵犯,四州已经丧失,西部的强盗也不断地骚扰边境,秦州、凉州已经倾覆失败,朝廷的危险程度,像垒在一起的鸡蛋那样。粮食是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础,殿下无缘无故地把它散发掉,倒空损耗国家的储备,将来怎么办?”姚懿勃然大怒,鞭打他们至死。

泓闻之,召东平公绍密与之谋。绍曰:“懿性识鄙浅,从物推移,造此谋者,必孙畅也。但驰使征畅,遣抚军将军赞据陕城,臣向潼关为诸军节度。若畅奉诏而至,臣当遣懿帅河东见兵共御晋师;若不受诏命,便当声其罪而讨之。”泓曰:“叔父之言,社稷之计也。”乃遣姚赞及冠军将军司马国、建义将军蛇玄屯陕津,武卫将军姚驴屯潼关。

姚泓听说了这个消息,召东平公姚绍进宫与他秘密商议。姚绍说:“姚懿性格卑鄙,见识浅薄,听人话行事,想出这种主意的,一定是孙畅。只要派信使飞马去把孙畅征召来,再派抚军将军姚据守陕城,我再去潼关调遣指挥各支军队。如果孙畅接受诏书来京,我便派遣姚懿统领河东的现有部队去抵抗晋军;如果他不接受征召,便可以公布他的罪状,公开讨伐他。”姚泓说:“叔叔这些话,真是拯救国家的好办法。”于是派遣姚和冠军将军司马国、建义将军玄,驻扎在陕津,派遣武卫将军姚驴屯扎在潼关。

懿遂举兵称帝,传檄州郡,欲运匈奴堡谷以给镇人。宁东将军姚成都拒之,懿卑辞诱之,送佩刀为誓,成都不从。懿遣骁骑将军王国帅甲士数百攻成都,成都击禽之,遣使让懿曰:“明公以至亲当重任,国危不能救,而更图非望;三祖之灵,其肯佑明公乎!成都将纠合义兵,往见明公于河上耳。”于是传檄诸城,谕以逆顺,征兵调食以讨懿。懿亦发诸城兵,莫有应者,惟临晋数千户应懿。成都引兵济河,击临晋叛者,破之。镇人安定郭纯等起兵围懿。东平公绍入薄阪,执懿,诛孙畅等。

姚懿于是发动大军,自称皇帝,向各州郡传递公告檄文,打算把匈奴堡的粮食运来蒲阪供应自己的部众。宁东将军姚成都拒绝,姚懿用谦卑的话引诱他,并把自己的佩刀送给他做盟誓的见证,姚成都仍然不听从。姚懿派遣骁骑将军王国带领几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卒去袭击姚成都,姚成都把他们击败抓获,派遣使者责备姚懿说:“您以皇帝至亲的身份担当重任,国家危急的时候不能上前解救,却反倒图谋非分的想望。三位祖先的在天神灵,怎么能够保佑您呢?我姚成都准备纠集义兵,前往黄河之上与您相见。”于是向各个城池传送檄文,明确告诉他们什么是顺天,什么是叛逆,征集部队调动军粮,用来讨伐姚懿。姚懿也发动几个城的守军,但是却没有响应他的,只有临晋的几千户人家响应。姚成都带兵渡过黄河,对临晋的叛军发动进攻,把他们打败。姚懿手下的蒲阪士兵、安定人郭纯等人拉起队伍包围姚懿。东平公姚绍进入蒲阪,抓获姚懿,杀死孙畅等人。

'27'是岁,魏卫将军安城孝元王叔孙俊卒。魏主嗣甚惜之,谓其妻桓氏曰:“生同其荣,能没同其戚乎?”桓氏乃缢而焉。

'27'这一年,北魏卫将军、安城孝元王叔孙俊去世。北魏国主拓跋嗣非常惋惜他,对他的妻子桓氏说:“生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享受荣华富贵,死后能和他一起承受悲哀吗?”桓氏于是自己上吊而死,死后二人合葬。

'28'丁零翟猛雀驱掠吏民,入白涧山为乱;魏内都大官河内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讨之。道生,嵩之从子也。道生欲进兵击猛雀,蒲曰:“吏民非乐为乱,为猛雀所迫胁耳。今不分别,并击之,虽欲返善,其道无由,必同心协力,据险以拒官军,未易猝平也。不如先遣使谕之,以不与猛雀同谋者皆不坐,则必喜而离散矣。”道生从之,降者数千家,使复旧业。猛雀与其党百余人出走,蒲等追斩猛雀首;左部尚书周几穷讨余党,悉诛之。

'28'北魏境内的丁零部落酋长翟猛雀掠挟驱赶当地的官民,进入白涧山叛乱。北魏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