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部分 (第1/4页)

每年通过水路从关东运来一二十万石粮食,就足以普遍供给,皇帝也就可以安居了。如今朝廷费用越来越大,运送比以前多几倍的粮食,还不够供应,因此才使您几次冒着严寒酷暑东行赴洛以抚恤关中之人。如今如果将司农寺的租米全部运到东都,再从东都转水路运到关中,就可以使关中稍微充实一点,假如关中有几年的储备粮,那么就不用为旱涝灾害担忧了。况且吴地人不熟悉黄河的水运,经常在路上停留,时间既长,于是就会产生粮食被隐藏、偷盗的现象。臣请求在河口设置粮仓,让吴地的来船到那里卸下大米就离开,官府再雇船分别从黄河、洛水运进关中。另外可以在三门峡的东西两侧各建造一座粮仓,把运到的粮食先收藏起来。如果水路有危险就停止运送,如果水路通畅就开始运送。或者开凿山路,用车运粮。那样粮食就不会滞留在路上,还可以节省数以万计的费用。黄河、渭水岸上,都还有汉代、隋代的旧粮仓,修复一下并不难。”唐玄宗认为他的话非常对。

'11'冬,十月,庚戌,上幸骊山温泉;己未,还宫。

'11'冬季,十月,庚戌(十七日),唐玄宗到骊山温泉;己未(二十六日),返回皇宫。

'12'戊子,左丞相宋致仕,归东都。

'12'十一月,戊子(二十五日),左丞相宋退休,回到东都洛阳。

'13'韩休数与萧嵩争论于上前,面折嵩短,上颇不悦。嵩因乞骸骨,上曰:“朕未厌卿,卿何为遽去?”对曰:“臣蒙厚恩,待罪宰相,富贵已极,及陛下未厌臣,故臣得从容引去;若已厌臣,臣首领且不保,安能自遂!”因泣下。上为之动容,曰:“卿且归,朕徐思之。”丁巳,嵩罢为左丞相,休罢为工部尚书。以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前中书侍郎张九龄时居母丧,起复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

'13'韩休屡次在唐玄宗面前与萧嵩发生争执,当面揭萧嵩的短处,唐玄宗对此很不高兴。萧嵩因而请求告老退休,唐玄宗说:“我没厌恶你,你为什么要急于离去?”萧嵩回答说:“我承蒙陛下的厚爱,担任宰相,富贵已达到了顶点。趁着您还没厌恶我,所以我能不慌不忙地引退;如果您已经厌恶我,我的头尚且保不住,想引退又怎能如愿!”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唐玄宗被他的言辞打动了,说:“你先回去,我慢慢地考虑这事。”十二月,丁巳(二十四日),萧嵩被罢免为左丞相,韩休被罢免为工部尚书,任命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前任中书侍郎张九龄当时正在为他母亲服丧,唐玄宗起用他重新担任中书侍郎,两人都任同平章事。

'14'是岁,分天下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岭南,凡十五道,各置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以中丞领之,余皆择贤刺史领之。非官有迁免,则使无废更。惟变革旧章,乃须报可;自余听便宜从事,先行后闻。

'14'这一年,唐玄宗将全国分为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共十五个道,分别设置采访使,用六条规定检察官员的非法行为;两畿采访使由御史中丞兼任,其他都选择贤明的刺史兼任。如果不是刺史的职位有迁转黜免,则采访使的职务也不会有变动。只有变革旧的规章,仍须上报朝廷批准;其余的采访使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处理,先执行后报告。

'15'太府卿杨崇礼,政道之子也,在太府二十余年,前后为太府者莫能及。时承平日久,财货山积,尝经杨卿者,无不精美;每岁句驳省便,出钱数百万缗。是岁,以户部尚书致仕,年九十余矣。上问宰相:“崇礼诸子,谁能继其父者?”对曰:“崇礼三子,慎余、慎矜、慎名,皆廉勤有才,而慎矜为优。”上乃擢慎矜自汝阳令为监察御史,知太府出纳,慎名摄监察御史,知含嘉仓出给,亦皆称职;上甚悦之。慎矜奏诸州所输布帛有渍污穿破者,皆下本州征折估钱,转市轻货,征调始繁矣。

'15'太府卿扬崇礼,是杨政道的儿子,在太府二十余年,前后担任太府卿的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当时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久,财物货品,堆积如山,凡曾经过杨崇礼之手的东西,没有一件不精美异常;每年他采用各种办法节约开支,省出的钱达数百万缗。这一年,杨崇礼以户部尚书的职位退休,年纪已九十多岁了。唐玄宗问宰相:“杨崇礼的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他父亲的职务?”宰相回答说:“杨崇礼有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