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部分 (第1/4页)

'44'朱全忠既得兖、郓,甲兵益盛,乃大举击杨行密,遣庞师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万壁清口,将趋扬州,葛从周以兖、郓、曹、濮之兵壁安丰,将趋寿州,全忠自将屯宿州;淮南震恐。

'44'朱全忠获得兖州、郓州之后,军队的势力更加强盛,于是大规模发动军队进攻杨行密,他派遣庞师古带领徐州、宿州、宋州、滑州的军队七万人在清口安设营垒,准备进军扬州,又派遣葛从周带领兖州、郓州、曹州、濮州的军队在安丰县设置营垒,准备进军寿州,朱全忠自己率领人马在宿州驻扎;淮南军队得知十分震惊恐慌。

'45'匡国节度使李继瑭闻朝廷讨李茂贞而惧,韩建复从而摇之,继瑭奔凤翔。冬,十月,以建为镇国、匡国两军节度使。

'45'匡国节度使李继瑭听说朝廷要讨伐李茂贞,十分惧怕,韩建又从中威逼他,李继瑭于是逃奔凤翔。冬季,十月,朝廷任命韩建为镇国、匡国两军节度使。

'46'壬子,知遂州侯绍帅众二万,乙卯,知合州王仁威帅众千人,戊午,凤翔李继溥以援兵二千,皆降于王建。建攻梓州益争。庚申,顾彦晖聚其宗族及假子共饮,遣王宗弼自归于建;酒酣,命其假子瑶杀己及同饮者,然后自杀。建入梓州,城中兵尚七万人,建命王宗绾分兵徇昌、普等州,以王宗涤为东川留后。

'46'壬子(初十),主持遂州事务的侯绍率领所部人马二万,乙卯(十三日),主持合州事务的王仁威带领手下一千人,戊午(十六日),凤翔将领李继溥带领增援队伍二千,都先后向王建投降。王建攻打梓州便更加猛烈。庚申(十八日),梓州城内的顾彦晖招聚他的宗族和养子共同饮酒,把从前擒获的西川将领王宗弼遣返到王建那里。顾彦晖开怀畅饮之后,命令养子顾瑶将自己和一同喝酒的人杀死,然后顾瑶本人自杀。王建于是进入梓州城,城内的军队还有七万人,王建命令王宗绾分兵前往昌州、普州等地巡行,又委任王宗涤为东川留后。

'47'刘仁恭奏称:“李克用无故称兵见讨,本道大破其党于木瓜涧,请自为统帅以讨克用。”诏不许。又遗朱全忠书。全忠奏加仁恭同平章事,朝廷从之。仁恭又遣使谢克用,陈去就不自安之意。克用复书略曰:“今公仗控兵,理民立法,擢士则欲其报德,选将则望彼酬恩;已尚不然,不何足信!仆料猜防出于骨肉,嫌忌生于屏帷,持干将而不敢授人,捧盟盘而何词著誓!”

'47'刘仁恭向朝廷上表奏称:“李克用无缘无故发动军队来讨伐我,我已经在木瓜涧将他的人马打得大败,现在我请求自己做统帅征伐李克用。”唐昭宗下诏不准。刘仁恭又给朱全忠送去书信。朱全忠便向朝廷奏请加封刘仁恭为同平章事,朝廷予以同意。刘仁恭又派遣使者前赴李克用那里道歉,陈述他与李克用分手而不能自安的心情。李克用给刘仁恭回信大略说道:“现在你凭借朝廷符节控制军队,管理百姓自立法度,提拔人才要让他报答你的恩德,选用将领希望他酬谢你的恩惠;而你自己就不是这样,对别人又怎么能够充分相信呢!我估计你会猜忌亲人骨肉,疑心身边的文武官员,手持利剑而不敢转授他人,那么你手捧盟誓之盘时在誓词里又能说些什么呢!”

'48'甲子,立皇子秘为景王,祚为辉王,祺为祁王。

'48'甲子(二十二日),昭宗颁发诏令,立皇子李秘为景王,李祚为辉王,李祺为祁王。

'49'加彰义节度使张琏同平章事。

'49'朝廷加封彰义节度使张琏为同平章事。

'50'杨行密与朱瑾将兵三万拒汴军于楚州,别将张训自涟水引兵会之,行密以为前锋。庞师古营于清口,或曰:“营地污下,不可久处。”不听,师古恃众轻敌,居常弈棋。朱瑾壅淮上流,欲灌之;或以告师古,师古以为惑众,斩之。十一月,癸酉,瑾与淮南将侯瓒,将五千骑潜渡淮,用汴人旗帜,自北来趣其中军,张训逾栅而入;士卒苍黄拒战,淮水大至,汴军骇乱。行密引大军济淮,与瑾等夹攻之,汴军大败,斩师古及将士首万余级,余众皆溃。葛从周营于寿州西北,寿州团练使朱延寿击破之,退屯濠州,闻师古败,奔还。行密、瑾、延寿乘胜追之,及于淠水。从周半济,淮南兵击之,杀溺殆尽,从周走免。遏后都指挥使牛存节弃马步斗,诸军稍得济淮,凡四日不食,会大雪,汴卒缘道冻馁死。还者不满千人;全忠闻败,亦奔还。行密遗全忠书曰:“庞师古、葛从周,非敌也,公宜自来淮上决战。”

'50'杨行密与朱瑾领军队三万在楚州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