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部分 (第1/4页)

'13'丙子(二十日),北魏国主拓跋派遣建义将军庾真、越骑校尉奚斤率兵袭击库狄、宥连、侯莫陈三个部落,并且把它们全部击破,追击奔袭到大峨谷,在那里安置了守卫部队之后才返回。

'14'己卯,追尊帝所生母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14'己卯(二十三日),安帝追尊他的亲生母亲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15'夏,四月,鲜卑叠掘河内帅户五千降于西秦。西秦王乾归以河内为叠掘都统,以宗女妻之。

'15'夏季,四月,鲜卑族叠掘部落的首领河内率他所辖属的五千户居民,向西秦投降。西秦王乞伏乾归任命河内为叠掘都统,并把自己宗族的一个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16'甲午,燕大赦。

'16'甲午(初九),后燕实行大赦。

'17'会稽王道子有疾,且无日不醉。世子元显知朝望去之,乃讽朝廷解道子司徒、扬州刺史。乙未,以元显为扬州刺史。道子醒而后知之,大怒,无如之何。元显以庐江太守会稽张法顺为谋主,多引树亲党,朝贵皆畏事之。

'17'会稽王司马道子有病,而且又嗜酒成癖,没有一天不酩酊大醉。他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知道他在朝廷已经没有声望。于是便委婉地劝说,请求朝廷解去了司马道子的司徒、扬州刺史职务。乙未(初十),安帝任命司马元显为扬州刺史。司马道子清醒之后知道了这件事,虽然忍不住暴跳如雷,但也没有办法。司马元显把庐江太守、会稽人张法顺作为自己的主要谋士,并且大量地引用亲信,树立党羽,朝中地位显贵的官员都以畏惧的心情对待他。

'18'燕散骑常侍余超、左将军高和等坐谋反,诛。

'18'后燕散骑常侍余超、左将军高和等人,以谋反罪被杀。

'19'凉太子绍、太原公纂将兵伐北凉,北凉王业求救于武威王乌孤,乌孤遣骠骑大将军利鹿孤及杨轨救之。业将战,沮渠蒙逊谏曰:“杨轨恃鲜卑之强,有窥窬之志,绍、纂深入,置兵死地,不可敌也。今不战则有泰山之安,战则有累卵之危。”业从之,按兵不战。绍、纂引兵归。

'19'后凉太子吕绍、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王段业向南凉武威王秃发乌孤求救,秃发乌孤派遣骠骑大将军秃发利鹿孤,与杨轨一起前去救援。段业准备迎战,沮渠蒙逊劝阻他说:“杨轨这个人依仗着鲜卑人的强大,有对我趁机动手的野心,吕绍、吕纂此次敢于率军深入,已经把军队置之死地,我们抵挡不过。现在我们不出战,还有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出战,就会有累卵之危。”段业听从了他的劝告,按兵不动。吕绍、吕纂只好带着大军回去。

六月,乌孤以利鹿孤为凉州牧,镇西平,召车骑大将军檀入录府国事。

六月,秃发乌孤任命秃发利鹿孤为凉州牧,镇守西平,召回车骑大将军秃发檀,叫他入朝处理国家的大事。

'20'会稽世子元显自以少年,不欲顿居重任;戊子,以琅邪王德文为司徒。

'20'会稽王的嫡长子司马元显,知道自己还年轻,不打算马上担负起国家的重大责任。戊子(初四),朝廷任命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司徒。

'21'魏前河间太守卢溥帅其部曲数千家就食渔阳,遂据有数郡。秋,七月,己未,燕主盛遣使拜溥幽州刺史。

'21'北魏前河间太守范阳人卢溥统率他手下的人几千家到渔阳谋生,于是占据了几个郡的土地。秋季,七月,己未(初五),后燕国主慕容盛派遣使节任命卢溥为幽州刺史。

'22'辛酉,燕主盛下诏曰:“法例律,公侯有罪,得以金帛赎,此不足以惩恶而利于王府,甚无谓也。自今皆令立功以自赎,勿复输金帛。”

'22'辛酉(初七),后燕国主慕容盛下诏书说:“法令判例规定,公、侯如果犯了罪,可以用金钱、布帛来赎罪,这不能达到惩罚罪恶的目的,却有利于王府,因此,毫无意义。从今往后,犯罪的人必须立功才能赎清自己的罪责,不得再收取金钱、布帛。”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去世。

'24'秦齐公崇、镇东将军杨佛嵩寇洛阳,河南太守陇西辛恭靖婴城固守。雍州刺史杨期遣使求救于魏常山王遵,魏主以散骑侍郎西河张济为遵从事中郎以报之。期问于济曰:“魏之伐中山,戎士几何?”济曰:“四十余万。”期曰:“以魏之强,小羌不足灭也。且晋之与魏,本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