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部分 (第1/4页)

侍中谢庄上书说:“陛下诏书说:‘皇亲国戚竞相争利,一律加以禁绝’。这实在是满足了老百姓的愿望。假如有人违反了这一规定,就应该按照法律制裁他。如果不按照法律去制裁,而只是强调皇室的宽大厚恩,那就表明诏令虽然已经颁下来,而名声和实际不相符合。臣冒昧地认为,有俸禄有地位的大臣,更不应该同老百姓争夺小利。我的这点意见,不知道是否符合诏令的本意。”谢庄是谢弘微的儿子。

上多变易太祖之制,郡县以三周为满,宋之善政,于是乎衰。

刘骏对文帝所制订的典章制度,大都做了改变。郡、县长的任职期限以三年为限。刘宋良好的政治风尚,从此走向衰败。

'20'乙丑,魏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仁皆坐谋叛,仁赐死于长安,若文伏诛。

'20'乙丑(二十五日),北魏濮阳王闾若文和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图谋反叛,拓跋仁在长安被赐自杀,闾若文被斩首。

'21'南平穆王铄素负才能,意常轻上;又为太子劭所任,出降最晚。上潜使人毒之,己巳,铄卒,赠司徒,以商臣之谥谥之。

'21'刘宋南平穆王刘铄对自己的才华能力一向很自负,所以平时在言谈举止之间多少有点轻视刘骏,他又曾接受刘劭的任命,是最后一个出来投降的。于是,刘骏偷偷派人向刘铄下毒。己巳(二十九日),刘铄去世。刘骏下诏,追赠他为司徒,并用楚国太子商臣的谥号作为刘铄的谥号。

'22'南海太守萧简据广州反。简,斌之弟也。诏新南海太守南昌邓琬、始兴太守沈法系讨之。法系,庆之之从弟也。简诳其众曰:“台军是贼劭所遣。”众信之,为之固守。琬先至,止为一攻道;法系至,曰:“宜四面并攻;若守一道,何时可拔!”琬不从。法系曰:“更相申五十日。”日尽又不克,乃从之。八道俱攻,一日即破之。九月,丁卯,斩简,广州平。法系封府库付琬而还。

'22'刘宋南海太守萧简占据广州城反叛。萧简是萧斌的弟弟。刘骏颁下诏令,任命新任南海太守、南昌人邓琬和始兴太守沈法系一齐出兵前去讨伐。沈法系是沈庆之的堂弟。萧简欺骗他手下的人说:“朝廷来的军队,是叛贼刘劭派遣来的。”他手下的人相信了萧简的谎言,所以为他卖命固守广州城池。邓琬率兵首先到达,只作一面攻击。随后,沈法系赶到,说:“我们应该从四方同时进攻,如果只是从一面攻战,什么时候才能攻下来呢”?邓琬没有接受沈法系的建议。沈法系说:“我们再把约定进攻期限延长五十天。”五十天的期限到了,他们仍然没有攻下广州,邓琬这才接受沈法系的建议,军队从八路同时围攻,只一天的功夫就攻克了广州城。九月,丁卯(二十八日),将萧简斩首,广州叛乱全部平息。沈法系查封了广州城内的仓库,把它交付给邓琬,自崐己率领军队返回。

'23'冬,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23'冬季,十一月,丙午(初八),刘宋任命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24'辛酉,魏主如信都、中山。

'24'辛酉(二十三日),北魏国主前往信都、中山。

'25'十二月,癸未,以将置东宫,省太子率更令等官,中庶子等各减旧员之半。

'25'十二月,癸未(十五日),刘宋因为将要设置东宫,撤销太子率更令等官职,中庶子等官职按旧编制减少一半。

'26'甲午,魏主还平城。

'26'甲午(二十六日),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八卷

宋纪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甲午、454)

宋纪十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

'1'春,正月,己亥朔,上祀南郊,改元,大赦。甲辰,以尚书令何尚之为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以左卫将军颜竣为吏部尚书、领骁骑将军。

'1'春季,正月,已亥朔(初一),刘宋孝武帝刘骏前往南郊祭天,改年号为孝建,实行大赦。甲辰(初六),任命尚书令何尚之为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左卫将军颜竣为吏部尚书、领骁骑将军。

'2'壬戌,更铸孝建四铢钱。

'2'壬戌(二十四日),刘宋改铸孝建四铢钱。

'3'乙丑,魏以侍中伊为司空。

'3'乙丑(二十七日),北魏任命侍中伊为司空。

'4'丙子,立皇子子业为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