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部分 (第1/4页)

”帝许之。

'51'庚子(十六日),后晋高祖任用后唐中书侍郎卢文纪为吏部尚书。任用皇城使晋阳人周为大将军、充任三司使;周辞谢说:“臣自知才干不能称职,宁可因为躲避事责而被陛下见弃,也还是比冒恃陛下的宠爱而获罪要好。”后晋高祖准许了他。

'52'帝闻平卢节度使房知温卒,遣天平节度使王建立将兵巡抚青州。

'52'后晋高祖听说平卢节度使房知温去世,遣派天平节度使王建立领兵巡抚青州。

'53'改兴唐府曰广晋府。

'53'更改兴唐府叫广晋府。

'54'安远节度使卢文进闻帝为契丹所立,自以本契丹叛将,辛丑,弃镇奔吴。所过镇戍,召其主将,告之故,皆拜辞而退。

'54'安远节度使卢文进听说后晋高祖是由契丹扶立的,自己本是契丹的叛将,辛丑(十七日),放弃了镇所投奔吴国。所过镇戍之地,召唤其主将,告诉他们缘故,都拜辞而退。

'55'徐知诰以镇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李德诚、德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本位隆重,欲使之帅众推戴,本曰:“我受先生大恩,自徐温父子用事,恨不能救杨氏之危,又使我为此,可乎!”其子弘祚强之,不得已与德诚帅诸将诣江都表吴主,陈知诰功德,请行册命;又诣金陵劝进。宋齐丘谓德诚之子建勋曰:“尊公,太祖元勋,今日扫地矣。”于是吴宫多妖,吴主曰:“吴祚其终乎!”左右曰:“此乃天意,非人事也。”

'55'吴国的徐知诰因为镇南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李德诚、德胜节度使兼中书令周本的地位高声望大,想让他们率领众将吏推戴自己当皇帝。周本说:“我受先王大恩,自从徐温父子擅权用事,恨自己不能挽救杨氏的危难,现在又让我干这种事,可以吗?”他的儿子周弘祚强迫他干,不得已与李德诚率领诸将到江都上表吴主杨溥,陈述徐知诰的功德,请吴主施行册命;又到金陵向徐知诰劝进。宋齐丘对李德诚的儿子李建勋说:“令尊是太祖的元勋,今天名声扫地了。”这个时候,吴宫发生许多妖异的事情,吴主说:“吴国的福祚大概将要完了!”左右的人说:“这是天意,不是人事所能改变的啊!”

'56'高丽王建用兵击破新罗、百济,于是东夷诸国皆附之,有二京,六府,九节度,百二十郡。

'56'高丽王王建发兵击破新罗、百济,从此东夷诸国都归附于他,拥有二京、六府、九节度,一百二十郡。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一卷

后晋纪二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937)

后晋纪二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

'1'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乙卯(初二),出现日食。

'2'诏以前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为成德节度使,以秘琼为齐州防御使。遣引进使王景崇谕琼以利害。重荣与契丹将赵思温偕如镇州,琼不敢拒命。丙辰,重荣奏已视事。景崇,邢州人也。

'2'后晋高祖石敬瑭下诏,任用前北面招收指挥使安重荣为成德节度使,任用秘琼为齐州防御使。派遣引进使王景崇去给秘琼讲明利害。安重荣与契丹将领赵思温相偕来到镇州,秘琼不敢拒绝接受命令。丙辰(初三),安重荣上奏称已经视事。王景崇是邢州人。

'3'契丹以幽州为南京。

'3'契丹把幽州做为南京。

'4'李崧、吕琦逃匿于伊阙民间。帝以始镇河东,崧有力焉,德之;亦不责琦。乙丑,以琦为秘书监;丙寅,以崧为兵部侍郎、判户部。

'4'李崧、吕琦逃匿在伊阙民间。后晋高祖认为开始镇守河东时,李崧推举有功,心里感激他;也不责备吕琦。乙丑(十二日),任用吕琦为秘书监;丙寅(十三日),任用李崧为兵部侍郎、判理户部。

'5'初,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微时,有术士张生语之云:“必为将相。”延光既贵,信重之。延光尝梦蛇自脐入腹,以问张生,张生曰:“蛇者龙也,帝王之兆。”延光由是有非望之志。唐潞王素与延光善,及赵德钧败,延光自辽州引兵还魏州,虽奉表请降,内不自安,以书潜结秘琼,欲与之为乱;琼受其书不报,延光恨之。琼将之齐,过魏境,延光欲灭口,且利其货,遣兵邀之于夏津,杀之。丁卯,延光奏称夏津捕盗兵误杀琼;帝不问。

'5'从前,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范延光微贱时,有个术士张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