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我们是老同志了,有经验.... (第1/3页)

玛格丽特大区,西海省,铃木市

这里位于玛格丽特西北部,是苏盟核心区域的外围。

赫鲁晓夫楼铺满了整个铃木市,铃木市是个欠发达的四线城市,但这里的人民大多都住上了整洁公寓,还有自来水和电灯泡。

苏盟的欠发达也并非落后的,相反,它是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公共设施,但是经济和城建不算发达的城市。

在一个小区内,两排赫鲁晓夫楼的中间,是一个小公园。

木头直接切割而成的板凳和长桌既廉价,又有美感。

一群老大爷围坐在一起,下着棋听着小曲,老大妈们沿着碎石子路拍着手聊着天。

木头和废旧轮胎做的娱乐设施小孩子们玩的是不亦乐乎。

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小区,小区外的街道上时不时传来的鸣笛声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咚咚咚”

随着八点的钟声敲响,轻快的音乐声随着大喇叭传来。

伴随着bg,一道轻柔的女声响起:

正在围观下棋的一个老人听到了播报声时,走到了一旁放着音乐的收音机旁,将天线拉出来,然后调试了起来:

“欢迎收听交通857,857为您播报今天”

“盟中央广播”

“说时迟那时快”

直到广播中响起一段熟悉的前奏,他才听了下来,调试好后,他又背着手来到棋桌旁。

“这里是新闻评论车,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王莉,我是主持人黄杰今天呢我们是邀请到了中洲籍央视特邀评论员:斯特里,斯特里你好!你们好主持人,大家好,广播前的各位听众”

广播里的声音吸引了其他围观的老人,一个老人了叉着腰问道:

“这个斯特里是不是央视上很火的那个中洲魔法师啊?”

“是的嘞”

“你认识啊?”

“新闻上经常看到他”

这个老人脸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神色说道,这话瞬间引起了周围老人的注意:

“啊?你家买电视了?”

“嘿嘿嘿买了啊,我儿子不是在电视厂上班么?这不厂里又发福利员工价卖,就给我买了一台要我说啊,白买,我又玩不明白”

老人嘴上说着,脸上却藏不住的得意。

老人们的兴趣瞬间被他吸引了,开始问东问西。

而此时收音机里,也传来了中洲籍特邀评论员对苏盟时政的评价,而他的话语,自然是一个劲的夸苏盟好,然后贬低中洲。

“还是咱们咱们这好啊,还是领袖苏政好啊,如果不是领袖苏政啊,咱们这个年纪,也都该进土了!”

一个老人开口说道,另一个老头也应附道:

“是的嘞,这么大年纪也干不动活了,活着也是白搭!”

老人们开始闲聊起来,并越聊越兴奋,手舞足蹈的开始讲起他们不止一次讲过的往事和家里的好事。

楼房里也开始不断有年轻人走出来,或是衣着得体的白领,或是穿着发黑了的工服的工人。

一些年轻人从老人手中接过正在玩耍的孩子,上班途中顺路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小区里停着好几辆车,那种用钢管铁板搭个支架,再裹着一层防水布的小汽车。

五菱集团生产的“工人号”小车占据了苏盟汽车市场70的份额。

这种大规模冲压制造的小汽车相对廉价,让一些工薪阶级,也能买得起。

不过即便买得起,还是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仅较高的燃油费和路桥税也划不来。

“小王啊,上班啊!”

一个老人朝着刚下楼的年轻人打着招呼,年轻人朝他抬手点头示意。

“是啊是啊!”

这个人穿着一身行政夹克,手提公文包,戴着腕表。

他径直走到了一辆汽车旁,与其他工人号汽车不同,这辆汽车明显精致许多。

流行性的外壳,还有单向遮阳的玻璃,打开车门,内侧是红木制成,真皮的座椅无不显示着它的尊贵。

王启,铃木市城建局局长的司机兼助手。

启动汽车后,望着汽车华丽的内饰,他与往常一样长叹一口气,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这次嘴角却微微勾起。

随后驾车在老人们赞许和羡慕的目光中驶出了小区。

比起热血的年轻人,老人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当官的好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