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中洲局势;神圣维西帝国的末路;苏盟的四年计划 (第1/3页)

这是战争爆发期的格局图(仅供参考,实际存在差异)

这是战争后的格局图(西部地区存在差异,主要展现东部地区)

这是最后形成的格局(仅供参考,实际存在一定差异)

(补发地图)

中洲的局势远比看上去复杂的多,首先是实际上战争从未停止,城邦领主之间的纷争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只不过动辄上百万大军对峙的帝国级战争以及大型的王国会战,才会被定义成战争,才会引起全球紧张度的提升。

事实上,王国级别的战争也是经常爆发,他们多为相同帝国内的战争,也包括一些与其他帝国的纷争。

与帝国级地图所展示的情况不同,实际上真正统治土地的君主,是碎了一地的,是犬牙交错的。

如图,红框内的帝国,其“分封”领主势力总和则比帝国中央还要强。蓝框内,帝国中央的控制面积和实力虽然强于国内领主,但依然是由贵族把持朝政,皇室的力量依然不大。

其中南部的最为突出,几乎全是领主割据土地、贵族把持中央。

而珐琅希帝国,则是最典型的领主联盟,所谓的皇室仅有帝国象征性帝都:艾希(鹅)京一个城邦的控制权。

只是由于数千年前的诸侯相帝形成了帝国级国家的概念,再加上三千年的oed国际事务组织的成立,以及小领主需要联合起来对抗那些大帝国,所以才有了这些帝国相持的格局。

否则真以绝对控制领地的领主划分,那中洲的地图那就得碎成一地。

【圣大陆的体制】

佛罗德帝国则是典型的圣大陆标准帝国的体制。

佛罗德没有神圣维西帝国这样的朝廷机构,也就是皇帝在法理上统治全国、实际上直接对自己势力进行统治的中央机构。

帝国中央事务全权由元老院展开议论,最终由长老会裁定的贵族共和制。

在佛罗德,领主的权利相比其他帝国,他们少了一定的外交权,同时多了纳税义务,准确的说是需要捐税,来维持帝国中央军

像神维皇室,在元老院没有同意的情况下,调动皇室控制的中央军代表帝国出征,这种情况在佛罗德不被允许。

同时元老院法理上能指挥归皇室掌控帝国中央军,事实上他们也并没有皇室控制或是某个贵族控制多少多少力量的法理说法,只是潜规则。

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想神维那样各种势力划分的十分明确。

但也正是在法理上中央是一切权力的中心,因此皇室的威望足够大时,也足以指挥得动整个帝国。

这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神圣维西帝国】

首先说明的是,中洲虽然是封建制度,但并非凡人封建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模式,因此中洲肯定不会是凡人封建制度标志性的小农经济,而是一种以贵族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

正如苏政所说的,神维失去了西洲,就不再神圣,也不能维西,甚至这个帝国还会分崩离析。

神维逻辑上其实也是领主联盟,但实际上,是皇室掌控了绝大部分的力量,因此帝国有一定凝聚力。

全帝国七成的领土由皇帝直接控制,常备军大部分也是直接被皇帝控制,元老院甚至无法干涉。

而元老院又迫于皇室的实力,皇室的话语权也很大。

而之所以说他不再神圣,不能维西,甚至可能分裂,根本原因在于失去西洲。

由于神圣维西帝国在西洲的战败,使得他们失去了西洲这个后花园。

神圣维西帝国被誉为“世界工坊”,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西洲的殖民统治。

庞大的常规资源让他们能源源不断的向中洲各国输送他们廉价的常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逆差来获取魔法类资源。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还有魔法类资源的加工产业,例如全世界常用的三段式,射程3公里,比同类型的弓弩至少远数百米,而售价甚至比一些王国乃至帝国自主生产的成本还要要低。

因为毕竟神圣维西帝国的体量大,中央控制力高,这自然奠定了他们能够安静发展的根本,只有内部和平,才能稳步发展。

神圣维西帝国极为发达的魔法手工业铸就了神维强大的常备武装。

强大的武装也奠定了帝国的凝聚力,加强了皇帝的控制力。

所以失去了西洲意味着神维失去了他们的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