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卓耿 (第1/1页)

朱标听的肃然起敬:不管这郎中医术如何,单单这份医德就盖过了大多数的郎中。 拱拱手: “老丈果然杏林仁心,某家钦佩...” 朱雄英翻翻眼睛瞅瞅他爹: 用得着这么大动静嘛...这种不要钱的罗圈话,要想听我能给你说一箩筐! 朱标则不然,在他想来,铺子开在这个地方,虽说人员密集混杂,但大多是些苦哈哈卖力气的穷苦百姓。 这些人身上也没什么银子可以赚,想黑着心多收些,人家也没有,弄不好很多时候自己还得往里头贴补。 最多也就是混口饭吃。 正想着,对面的老者言归正传,端起茶杯轻轻饮了一口,又对朱标做了个请茶的动作: “不知这位贵人要抓些什么药,可有方子?” “或是把脉针灸?老朽也还擅长...” “呵呵”朱标笑了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他就是四处转转,兴致来了走到哪算哪,他既不抓药,也不把脉,但人家问了,他脸上也丝毫不见尴尬。 端起茶盏摇着头轻轻吹了一口气,看见茶盏里的茶叶都是粗沫子,微微皱了皱眉头,又把茶盏放下。 “哦...是这样!”他本来想实话实说,说就过来歇歇,一会儿走的时候随便买点儿什么糊弄糊弄就得了。 但现在看到人家这么热情,又是上茶又是请座,他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他毕竟不是朱元璋,做不出那种光问不买的事儿。 扭头看了看身边的朱雄英: “犬子...哦不...” 又看了眼身后的傅让: 是某家这个侍卫,最近身子不大爽利” 一指傅让解释道: “他太贪嘴,什么都吃,最近啊有些食欲不佳...那个...嗯...开些开胃消食的方子即可” “嗯?”傅让有些纳闷,疑惑都写在脸上:我这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太子爷这... “嗯?”朱标挑了挑眉毛,看着傅让。 “嗯?哦哦!”傅让突然大梦初醒:太子爷说哪疼就哪疼呗... 一手捂住心口: “咱肚儿疼...” 一副诙谐的样子,倒是惹得老头的孙女噗呲一声笑了起来。 她是个勤快的,这会儿上完茶就拿起抹布擦了起来本来就十分干净的桌子。 朱标却单手扶额:“真笨!” 药铺的老者倒是看出了他们的尴尬,爽朗的一笑,显得十分豁达: “哈哈,贵人可是走累了歇脚?” “无妨无妨...”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贵人歇息一二便是,老朽无碍、无碍的...” 说着,又看了看傅让和李景隆等人,对孙女交代: “灵儿,给站着的诸位也搬把椅子来” 倒是老人的孙女显得略微有几分沮丧:这些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万一有什么疑难杂症需要...爷爷的医术她是知道的。 也能改变一下自家窘迫的现状... 不过她是个善良的姑娘,人家没病也不能为了挣钱盼着人家... “少爷喝茶”是以给傅让他们搬过椅子后,又拿起茶壶给给朱雄英和爷爷重新添了茶水,就俏生生的站在老人身后。 傅让等人看着朱标的脸色,朱标微微颔首示意后,才沾了半边儿屁股坐到椅子上。 看着老人身后的姑娘,朱标脸上的赞赏一闪而过:这个小姑娘不错,不自是,故彰。小小年纪却能是非分明,真是不错。 又撇了一眼朱雄英,对着老人道: “如此,某家就叨扰了” 接着又与老者攀谈起来。 这老人极为健谈,年轻时候是个赤脚郎中,去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一身的见识杂乱且博学,说到什么都能接上两嘴。 听着朱标和老人的谈话,朱雄英也弄明白了,这个老人名字叫卓耿,今年五十有九,膝下两子。 长子早年死于战乱,次子是个军户,还是个把总,不过也战死了,死于之前北疆王保保扣边。 现如今只和一个年方十一的孙女相依为命。 朱标看着旁边的卓耿沉思: 这老爷子是个厚道人,药价比京城的药铺便宜了近三分还不止。 不过就算不说这个铺子,溧阳城里的药价比京城也要低上两分。 “唉”朱标叹了口气:京城居,大不易呀。 又抬头看了看天色:完全黑了,这让朱标起了告辞的心思,站起身拱拱手,刚要说话。 外边进来一群面色黝黑的汉子,看着有七八个人,他们进来之后让小小的屋子显得更加拥挤了。 这几位的打扮也不同于中原的人:外边披了一件斗篷模样的羊毛毡子,靠膝的下摆还有续上的流苏长穗。 内里穿了一件纯黑露着右边胳膊的大襟衣,左耳朵上还挂着一个蜜蜡吊坠,在油灯的照耀下闪着橙黄色的微光。 最让人奇怪的这些人看年龄已经在三十岁上下,颔下的胡须却刮得干干净净。 看见这群人进来,傅让他们赶紧站起身护在朱标和朱雄英面前,伸手入怀戒备的看着他们。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