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卖布的老妪 (第1/2页)

第250章 今天没有日头,显得天地都有些灰蒙蒙的,不时传过来些凉风,刮得铺子前的招子不停摆动着。 朱雄英走了好几条街,走到哪吃到哪,手里一张油纸包着烀熟炖烂的驴肉,就着烧饼不时的吃上一口。 烧饼是青田做法,就是刘基老家的那个地儿,千层烧饼,类似于煎的手法,外酥里软,和面的时候还加了小茴和麻酱,吃着别有一番风味,当然,也会更贵一些。 赵墩子就更忙了,怀里抱了一大堆儿的零嘴儿,包子、酥饼、肉脯、瓜干、蜜饯还有炖肉,都用油纸包着,包子和炖肉怕放凉,他特意贴身的放着。 这次出来就他带的东西多,防寒的大氅,宫里带出来的水,甚至还踹了些光禄寺炒的松子儿和毛栗子。 只是这浑身的提里吐噜再配上他有些胖胖的身形,略微有些滑稽。 “不够你忙叨的...”朱雄英摇摇头,冲着雷大虎、傅让和李景隆摆摆手: “累了就分给他们尝尝,我也吃不完...” 雷大虎刚吃了两斤狗肉,在李景隆身上抹了抹油乎乎的大手,伸手朝着包子抓去。 赵墩子身子前倾迎了上去,他有些害怕雷大虎,又看见李景隆的手伸过来猛地往后一缩,瞪大眼睛盯着他。 李景隆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把手从烀肉上撤下去拿了酥饼,说起来就是个太监,可宰相门前七品官,赵墩子他有些得罪不起。 这会儿都买的差不多了,李景隆看上一把扇子,傅让挑了柄短剑。 至于雷大虎,他买了些零碎,都是女子用的,簪子、胭脂什么的,他也认不出好赖,就知道挑贵的往怀里一揣,就直眉楞眼的等着朱雄英掏钱。 本来他还想再买两匹花布来着,可看看着实不好拿便放弃了。 他们都不缺这个,就是逛个兴致。 “雷叔,你进货来啦?”李景隆带着些坏笑: “要不你顺带手把娃娃车、拨浪鼓、尿戒子捎带手买了得了...” “你小子怎么这么讨厌?”雷大虎抬头看了他一眼: “我听说保儿每天都会差人陪你练拳脚,明儿个我跟保儿说说,以后我陪你练” 李景隆脸上笑容一僵,傅让、常森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活该”朱雄英瞅了李景隆一眼,重重的拍在他的肩上: “我做主了,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李景隆一脸的苦闷,朱雄英却是略一沉吟,又抬头看了看天色: “差不多了,取马出城去” “是...” 这是一条颇为繁华的街,繁华的原因在于这条街物价亲民,衣食住行都囊括其中,粮肉铺、布庄、成衣铺、酒楼茶肆应有尽有。 前头就是个成衣铺,成衣铺就是卖成品衣服的铺子,从小孩到大人的衣裳都有,不过因为不是量身缝制的原因,有些人穿上会不怎么合身。 这些成衣铺子都会养些裁缝,所以不着急的话他们也接定制的细活,或者有人打个补丁,收个裤脚的,有什么缝缝补补的小活他们也接,不过这种要不了多少钱,一两个铜板的事。 不大的铺子,中规中矩的装潢,里头满满当当的挂着许多男女老少穿的衣裳。 与别家不一样的就是他们的柜台就在门口,而用来买卖的成衣却放在里边,兴许是怕大风刮脏了的缘故。 “你们铺子收布不收?”有个头发花白,约莫着六十多岁的老妪正迈步走进了柜台。 老妪粗布的衣裳洗的发白,很简朴却很干净,虽说上了岁数,但腿脚却很利落,怀里抱着两匹棉布和两匹麻布也丝毫不显的吃力。 “那你看我这几匹布能给个什么价...” 听着老妪讲价的声音,常升略微停下脚步,看着老妪的背影有些微微的皱眉。 “二哥,怎么了?”常森回头问道。 常升想了想,才有些迟疑的开口说道: “我感觉...这个老太太很熟悉,总是觉得应该在哪里见过她才是...” “啊?”常森一愣,一旁的傅让也是皱着眉头沉思: “没错,我也感觉在哪见过她...在哪呢?” “在兵部...”雷大虎又仔细的瞧了瞧才接道: “这老婆子是兵部尚书腾德懋的发妻...” “啊?”朱雄英有些吃惊: “兵部堂官的发妻卖布?雷伯看错了吧?” “对,就是她!”常升恍然大悟: “之前去兵部缴印,记得在后堂看见过她...” “靠卖布过活?”朱雄英皱着眉头: “她怎如此清贫?” “难道腾尚书宠妾灭妻不成?” 国朝俸禄是低,可给的都是实打实的禄米,再者说大明初立,消费水平都不算高。 每年发的俸禄漫说是堂堂的尚书,就算是一个不入流的县丞,不偷不抢不贪的也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所以这个老妪卖布为生,让朱雄英很是不解,想了想又释怀,觉得怕不是这个老妪节俭,织些布来补贴家用也说不定。 这是朱雄英心中所想,可常升就不这么觉得,他是武勋,不靠俸禄活着,可他也知道国朝俸禄并不算高,单单吃饭肯定是够用,可要是有个什么急事那就...。 可这事不能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