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我有愧啊,我真是千古第一懒蛋(一) (第1/1页)

第363章 坤宁宫的饭桌上,永远不会缺的,就是那一盘粗粮饽饽。 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抬眼看了眼朱标、朱樉和朱棡。 他伸出手像是小鸟啄水一般在那盘粗粮饽饽上点了三下,又从鼻子里哼出一个声音: “嗯!” 朱樉和朱棡像个小媳妇一样坐在那臊眉耷眼的不吭声,看见朱元璋的手势,二话不说就把饽饽拿起来,用双手捧着吃,一边吃,一边嘴里谢着恩: “谢父皇赏赐…” 他们心里门儿清,马上就要回藩国了,犯不上因为这点事让老爷子不痛快,关键他们也不敢。 饽饽嘛…只要不是一盘大粪,他们俩都能吃出来一个狼吞虎咽。 朱标也轻轻叹了一口气,伸手抓了一个。 连年的粗粮,他都已经麻木了。 养人不养人不知道,但难吃是真的。 看着他味同嚼蜡的咀嚼,朱雄英眨眨眼,伸手拿起一个饽饽狠狠咬了一口说道: “父亲觉得难以下咽...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您应该这么想…”说着话,他坐在椅子上弯着身子,让眼睛向上斜着去看朱标的鼻子: “想着这是皇祖母亲手做的,然后再怀着感恩的心去吃...” “世间至美,莫过于贤妻庖制,慈母所烹...” 说着亮了下饽饽上的牙印说道: “您瞧儿子,心里没有饽饽,吃了也无妨...” “依儿臣看来,幸福其实很简单,复杂的是欲望…” 朱标静静的听着,等朱雄英说完,他灿烂的一笑,频繁的点头: “好好…言之有理…” 连连的附和后,他又扭头看着朱雄英,嘴唇上翘,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威胁一般问道: “那你猜,孤是想揍你呢?还是不想揍你呢?” “或者你再这么猜,孤是想揍得你一个月下不了床,还是两个月下不了床呢?” “嘿嘿…儿子不猜…”朱雄英讪笑一声摇了摇头,扭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头都没抬,伸手夹了一块羊肉放在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甭看咱,挨揍你不亏…” “刚回来就撩拨你爹…” “这啥话?”马皇后扭头看了他一眼: “俺大孙说的不对?” 对于一家人的吃喝,她最有发言权,她也一向与朱雄英在统一战线。 尤其是这几年,朱标养尊处优,又常年埋头熬政事,身子都快熬垮了。 药补不如食补,她希翼用些粗粮,让朱标的身子好一些。 她说着,又扭头看着朱樉和朱棡: “还有你俩也不能闲着...” “回了藩国也得让你们媳妇蒸几锅粗粮饽饽...” “瞅瞅你们...”话说到一半她又忍住了。 她和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要是发了脾气,是不分场合地点的就要发作。 而她则是觉得饭前不训子,怎么着也得让人吃口利索饭。 想了想她又说道: “当王爷不吃苦还得了?你们不吃苦,眼里头就看不见人家的苦!” “唔...”朱元璋抬起头,又点点头附和道: “这话倒是不错...” 想了想他说道: “秦王晋王听旨!” “尔等就国于藩...不可不思、不念我朱家往年旧日艰辛彷徨,生计不张之往事,着即尔二人...” 说到这,朱元璋话头顿了一下... 要是直勾勾的说让朝廷藩王、他的两个儿子吃饽饽...好说不好听啊... 虽说老朱家起家那会儿是不太体面,可也不能太不体面了... 皇帝专门下旨让吃麸糠饽饽? 去球吧...这一家子是多没见过世面...老朱家人又不是牲口... 想了想他又说道: “着即你二人身体力行,为宗室表率,钦此...” 和爹教儿子不一样,圣旨代表绝对的权威。 皇帝下了旨,就是说他们是臣子,不是儿子。 朱樉和朱棡也不敢马虎,慌忙起身行礼: “儿臣领旨谢恩...” “起来吧...”朱元璋摆摆手,又眯着眼睛看着他俩: “别的咱就不跟你们计较了,要是这点小事儿再敢糊弄咱,抗旨不尊的后果,自己掂量!” ...... 不同于宫里肃然的氛围,李景隆身后跟着几个家将,嘴里哼着小曲,骑在马上一步三摇晃,满面的红光几乎要荡漾。 眼瞅着到家门口了,他翻身下马,伸手把缰绳丢给了旁边的家丁: “去,今儿个大黑的马料要加餐,喂小米再加些粗盐,贴贴膘...” 人逢喜事精神爽。 火铳的事他往里搭了不少钱,但收获也是很可观的。 再说了,多少人想往里头搭钱还没这门子呢! 目前这些勋贵公侯的子嗣,胎里带的勋职不说,正儿八经没几个出息的。 要说能人也有,可是能人太多了...关键就在于皇帝用不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