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本事 (第1/3页)

许家一家三口提心吊胆的过了好些天,一直到进了腊月,路嬷嬷那里接到一封信,让许家一家三口不要再继续往下查了,许棣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面。

自打郑源源到了河西,许栀就觉得自己有了新的去处,原本她是挺喜欢去李家的,但是现在,李家大姑娘成亲了,二姑娘,也就是许栀为来的嫂子呢,被李夫人关在家里绣嫁妆,许栀去了之后,说不了几句话就得被李家请的嬷嬷催着干活,几次之后,许栀就不愿意去了。

许栀回来还跟路嬷嬷抱怨,说订了亲事准备成亲的人过的实在是不自在,看看李家姐姐,现在就连说句话都要被人管着,许栀说得趁着现在自己还没有被套上婚姻的枷锁,好好的享受生活。

路嬷嬷听了,就知道这是家里大少爷许棣说给许栀听的话,路嬷嬷为了这个还专门去找许棣谈了一次。

许棣听了之后,叹了口气,说:“嬷嬷,这话听着不好听,您仔细的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您看啊,没定亲之前呢,大姑娘小伙子的,在街上见了漂亮姑娘俊俏的小伙子,含羞带怯的都能表达一下自己的爱慕之情,这定了亲事之后呢,那就得好好的端着。”

路嬷嬷说:“你先打住,什么叫好好的端着?那怎么能是端着呢?定了亲事,后面就得准备成亲的事情,成了亲呢,以后就得好好的顾着家里,男人呢,就得好好的养家糊口,女人呢,就得好好的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两个人相亲相爱,有商有量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养好自己的孩子,这样不好吗?”

许棣说:“嬷嬷,这样挺好的,我跟您说的是,定亲之前呢,大家其实都是挺活泼的,定亲之后呢,就不能这样活泼了,得注意自己的言行,男子还好啊,女孩子呢,就得被关在家里好好的绣嫁妆,学规矩,悦溪不就是吗,成日里被李夫人管着,等咱们小九到了悦溪这个时候,反正是我是挺心疼的。”

路嬷嬷说:“我的大少爷呀,我看您就是用别的话来混肴我跟你说的事情,我说的是,以后不要当着九姑娘的面说一些离经叛道的话,在家里怎么都好说,怕的就是一个不好在外面说了,传出去了不好,女孩子家的名声,很重要的。”

许棣说:“嬷嬷,我知道女孩子的名声重要,您放心,以后我保证不当着小九的面说了,好不好?”

路嬷嬷说:“咱们小九是个好姑娘,乖巧听话的,咱们大家都喜欢她,但是为了她以后好,很多东西现在该学的就得学起来,一些事情,该做的还是得做起来才是啊,这个世上,女孩子活得不容易,我是知道你们总是觉得,以后九姑娘嫁了人家,就得操持家务,帮扶相公,教养孩子的,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怎么松快怎么来才好,大少爷呀,既然是以后要走的路,咱们现在还是要让九姑娘多学一些傍身的本事,以后的时候才能过好自己的日子的啊。”

许棣听了,一阵沉默,路嬷嬷说的非常有道理,心里明白是一回事,让自己的妹妹做不做的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许栀自然是不知道哥哥跟路嬷嬷为了自己说了这么一番话,进了腊月之后,她带着自己的小尾巴许柏,经常往郑家的小院子里跑。

郑伯源依旧是半个月回来一趟的,郑源源自己带着几个下人,还有自己的教养嬷嬷,就在那个小院子里面过日子,但是这河西的很多事情,跟京城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进了腊月之后,怎么样准备年货,什么东西去哪里买。

郑伯源的大舅把河西的几家铺子都给了郑伯源跟郑源源,正好那家铺子是许栀最喜欢去的地方,能买到很多别家没有的东西,许栀帮着郑源源请了河西当地的一位厨娘,帮着做饭,帮着准备年货,郑源源感念于许栀对自己的帮助,干货铺子的掌柜的从外地进回来一批干海货,郑源源在自己的嬷嬷的帮助下,整理出来一个四色的礼盒,带着自己的丫鬟婆子,专门来许家拜谢。

张兆慈倒是无所谓的,闺女能有个小小的手帕交,她乐见其成,小姑娘家,有些事情不愿意跟自己的父母兄长甚至是身边的人讲,但是挺喜欢跟自己的小伙伴说,能有个这样的小伙伴,张兆慈还是很乐意的。

郑源源因为有些先天不足,从小身体就挺弱的,再加上没有亲娘在身边照拂,虽然跟着府里的老太太,但是老太太毕竟是年纪大了,有些事情照顾不到,跟许栀差不多大的年纪,长得倒是比许栀矮了半头,看着身子非常的较弱。

张兆慈看着小小的一个人,就连说话的时候气息都不是很稳,再不好好的调理,不光是以后成了亲于子嗣上有些艰难,估计还会影响寿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