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往事 (第1/3页)

师父似乎看出,我们二人不同于以往。

就好像有心事压在了心底,可是回山的路上。我们二人已经发下毒誓,将此事烂在心里,这辈子不再提起。

可是,却在日后的修行中一再停步不止,不能够做到提升。

终于有一天,师兄迫于自身,心中的道,有愧于自身心中的道,愧疚感便去向,师父坦白了此事。

只是师父听完,并没有责怪于我们。

师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行道之道。”

而后,师父便引领我们二人,去参悟所谓的道。

在此,师父羽化而登仙,消逝于人间。

后来,我们带着对师父的亏欠,以及自身能力缺陷,便变得一蹶不振,不能够参破最后一套功法。

师父留下的书信中所言,一生所教,一生所学。

看到我们二人,已经有了心中属于自己“道”,得宏图之志,便觉得无憾,也算是参破了自身修为的最后一层“道”。

师父别便这样离开了,我们去寻找他自己的“道”,大道之道,何道是道?

后来师傅不在了,在师叔的掌管下,我们一派便改变了以往的风貌。

师叔为人严苛,他手底下的师兄弟们都勤奋好学,而且能力十分突出。

只是师叔的规矩甚是多,对师兄们的约束,也将达到了他们自身无法承受的范围。

而我的师兄最后迫于压力不得已选择离开了我们派别,去往了凡尘间寻找自己所谓的“道”。

我们匆匆告别,自从离开了山派。

自从师叔接管我们派别掌门之位后,使得整个门派、门风发生了改变,比起以往有情有义的“道”,换来的是冰冷的规矩与森严的戒律。

除妖扶正祛邪,样样都不相同,样样都不相通。

在师叔的眼里,道便是除去世间所有的“恶”,匡扶世间所有的正。

实属是太过于偏执啊,惹得天下不满,好景不长,便泛起了众怒,也为我们门派后面引来灭顶之灾做出了极小的铺垫。

因为门派长期以来,行事雷厉风行,几乎没有出现过一感情用事的案例。

使天底下的妖魔鬼怪,都不敢在人间为虎作伥,人间处于祥和平静的一段时间后。

天底下没有了妖魔鬼怪助阵,反而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

师叔便命他座下弟子前去人间匡扶正义,除去人性之善、恶之中劣质的一面。

他为下山临行的弟子们穿上了衣服,教会一种清心去邪之法,使他们可以将人性中的“恶”剥离人性,而单独存在。

将人性的“善”保留于人之身上,让他们可以弘扬美德,继续美满生活。

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竟引得一片好评,大家对于自身而言,都觉得只是完美无缺的好人,没有作恶,没有恶念,没有贪心。

然而师叔的行为引起了其他派别的效仿,在这期间内掀起了一股,向往人性至善的风潮。

可是人若只有善,没有恶,只有正义的一面,而无贪心,这样的人与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别?

人若站在光之中,因为恶人为善,没有了善,如何与有的恶?

善与恶,往往是相辅相成,相生相灭,没有能够在一个人的身上,成长出现的单独出现。

就如同放任草原中的羊群与狼群的故事,没有人会因为善良而去帮助羊群,毁灭了狼群。

大家都懂得的平衡与制约,可是总有人做着那些看着明智,却很愚蠢的行为。

站在高处指导着世间的万物,向世间企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制度与权力啊,让自己成为这场舆论的主宰者。

起初师叔的疗效是非常好的,在山底下的试验都是很成功的,这样的成果便传到了几个国都的国君之中,他们渴求师叔为他们匡扶正义,平衡天下。

遂与几方不同的国家派兵,前往我们门派,每日都会有不同的轿辇与供品出现在门外。

大多的人群等待着师叔接待,那时候的师叔啊,便成为了德高望重的高人,成为了世人口中最具声名的人士。

“大道将行也,天下居和睦互谦。”

师叔便风靡一时,许多门派也前往我派,争相学习静心清心之咒,希望可以使自己所在的区域内有人信访,有人尊崇。

获得兴旺教派的捷径,算是迎合时代的生存之道。

不知道是那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