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与虎谋皮 (第1/2页)

“那天,公司前台的接待员,我记得也是我们学校出来的,挺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叫白芳菲,接待了一个穷小子。那小子说要找律师写材料,要告他们当地的一个叫富豪锰业的工厂。

要投靠王生水,就得研究王生水。

我早就把他的各个企业名字都摸清楚了。一听这个,就知道是他的产业。我就主动把这活揽了过来。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小伙子的名字,沈水滨。我当时从他的眼睛里看到刚出校门时候的我们。

哪个学法律的学生不想将来拿着法律这柄利剑惩治凶顽,伸张正义。但支撑我们活着的不是正义,而是柴米油盐。

当时看到沈水滨的材料我也是义愤填膺,但我还是问他,厂子虽然把村子祸害得不轻,可是人家住户也都领了补偿迁走了。你还告状,图个什么。

他说,我只图个公道。

如果没有那天晚上的事,我真就把写好的材料给他了,也就不会出以后的事了。

真的。

那天晚上,家里来电话了。我父亲进了医院。

脑动脉瘤。

大夫说,瘤子随时可能破裂,破了人就完了。

家里就我一个儿子。穷人家出个学生太难了,供我读书读到大学毕业,欠下亲戚的债没还完呢,又借钱结婚。这两年才刚过上没有饥荒的日子。

为了救我父亲,我什么都愿意去做。”

赵一达连夜翻出富豪酒店经理的电话,他打着自己那个同学的名义,要来了王生水的电话号码。看着那一串5的电话号,他犹豫了几次,电话拿起又放下,最后终于拨了出去。

之后的事就像做梦一样。一个叫龙哥的人如约找到了他。龙哥得到了盖满红手印的一摞材料,赵一达得到了五万块钱。

如果说这五万块钱是买回了老父亲的命的话,那接下来的五万块钱,就是卖了自己的良心。

龙哥拍出第二摞五万块钱,只需要他说出告状人的名字和样貌。

事后很长时间,赵一达都劝自己,当初龙哥只是说,老板交代他给告状的人一点补偿,让他安安心心别再闹了。自己也是好心。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沈水滨是不可能被钱收买的。别说五万块,十个五万块都不可能。

而王生水不可能放着年收入几百万的厂子不要,况且已经拿出了那么多补偿款,打发走了当地的村民。怎么可能让这一根钉子挡在眼前。

但赵一达真是没想到他们会下这么狠的手。

两天后,龙哥去律所找了一次赵一达。说老板挺看好他,把下属公司的几个案子交给他做,给他留下几个电话号码,说老板已经打好招呼了。

赵一达激动地连连点头,又顺便打听了一下沈水斌的下落。龙哥嘿嘿一笑,抬眼左右看看没人,拿出几张拍立得照片,一字排在桌子上。

“这是给老板回复时候看的,还没来得及烧了。你顺便看看。以后也知道跟着老板干活就得踏踏实实的。“

赵一达看了一眼就吐了。幸好用自己的衣服兜住了。

他以前以为看见尸体就吐了的场景都是电影里编的。

龙哥收起了照片,满不在乎地笑了。“这小子还真犟,打折两条腿还不服。没办法。“

可是身为老江湖的龙哥犯了个错误。

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不知道,这家律师事务所以前发生过当事人来打砸的纠纷事件,老板为了以防出现这种事以后不好取证,就在办公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

等他走后,赵一达找到公司的监控室,把这段监控资料复制了一份,然后把原件删了。

赵一达也是个心思细腻头脑敏捷的人。看完照片就意识到自己在与虎谋皮,他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当然,他希望这辈子都用不上这段监控。

后面的事就平淡无奇了。赵一达利用王生水的资源完成了初始的资本积累和人脉积累,然后一路风生水起,风风光光地直到最近。

现在他倒霉了。

倒霉得彻彻底底。

老话讲,酒是惹祸的根苗,色是刮骨的钢刀。

咸鱼翻身的赵律师偏偏对这两样都很喜欢。

一开始,喝酒只是为了应酬,但慢慢的他就喜欢上了那种微醺的感觉,有时候就算没有应酬,也要找一群人陪着自己,在酒精的催化下,感受着以前从没感觉到过的热闹,而这热闹场面的中心,居然是以前独自坐着冷板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