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探秘凤凰山(十三) (第1/2页)

小岛公司很久以前就开始搜集渤海国的相关资料。

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古代瀛洲与渤海国的距离更为接近,而且当地出产的药材,皮毛制品,甚至瓷器,都在瀛洲颇受欢迎。

所以,在瀛洲的史料中,对渤海国这个昙花一现的繁荣政权有着许多记载。

而且,还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个繁荣了二三百年后就沦落为一片荒芜的文明,在瀛洲有很大的影响。甚至皇室的一些舞蹈里,现在还保留着渤海国的内容。

而且,在当时动荡的周边局势下,在当地恶劣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一个政权是怎么能够稳定下来,并且短时间内繁荣发展起来的?如果说仅仅靠渔猎采集,凭借山中物产,是万万做不到的。

虽然有学者认为渤海国是以农耕为主的文明,但想一想,当时的农业水平,中原地区尚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一个隐藏在苦寒山里的地方,又要养活自己,又要交易来缺少的物资,哪里能生产出那么多粮食。

对于未知的事情,当穷尽了所有可能性而解释不了,人们就开始开启更大的脑洞。所以,有的人就把渤海国的繁荣原因,归结为神秘力量。

在几十年前,一支从瀛洲工兵中抽调出来的队伍,在一位民俗学者的带领下,来到了渤海国曾经的五座京城遗址,进行所谓的调查。

比起珍贵的文物,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这个国家繁荣兴盛所真正依靠的神秘力量。

这股力量如果真实存在的话,对当时的他们,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结果令人十分失望,在五京之中没有任何有帮助的答案。

可是当时的队长没有放弃,他通过一张古代的地图,发现当时的地理环境与现在截然不同。五京全部分布在长白山山脉附近,它们之间,有一片很大的空白区域。

于是他就大胆地设想,在那里,才是渤海国真正的核心。那里或许就是秘密所在。

终于,在一处原始森林之中,队伍发现了一座城市的遗址。

东长安。

队长大喜过望之余,没有忘记把这辛辛苦苦找到的地方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由于人迹罕至,除了大自然的风化侵蚀,城市中没有遭受其他破坏。

十几人的队伍,怀着满满的希望,走进了这里。

结果,他们只经历了一个晚上,就全军覆没。

那位队长身受重伤,却凭着惊人的毅力,从山中走了出来,见到了补给站的接应。

可是当时的他已经油尽灯枯,只拿出了那张标记过的地图。

并留下了两句不可理解的话。

“夜里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样子。”

“她们是毗蓝婆。”

《法华经》里对罗刹女有十种分类,其中有一种,就叫做毗蓝婆。

当时的大环境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进行这种没有意义的考察,这段经历,就掩没在历史中了。

直到那份地图,辗转到了陈建仁的手里。

陈建仁刚到沧海的时候,有些贪功冒进,每日催动手套的力量,吸收梦魇的力量。

结果很快就遇上了阻力。

他这才有些警醒,华夏的道术毕竟传承了几千年,自己不宜太过招摇。

但他也记住了那个阻挡自己的人。

有本事的人,都是可以利用的。

关键,看你用什么手段。

“李星野先生,请借一步说话。”

陈建仁带着一贯的满是优越感的笑容,不失风度地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恭请的动作。

李星野看着他满怀自信的神情,心里也生出了一丝担忧。

他还是走了过去。

“有话快说,时间不多了。”

“李先生,有件事您可能不知道。小岛公司的勘探工作,开展了几十年了。一开始,有的队员为了贪图发现的宝藏,合谋杀死队长,谎称任务失败。所以,就有了一个看似不近情理的规矩,在每次行动中,如果队长出了意外,那么每位队员都不允许活着回去。”

陈建仁一脸轻松地说着,好像在谈论一桩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当然,我没有威胁您的意思。你们富豪集团的力量,算是辅助,不在队员名单之内。”

李星野的心里一下子沉重起来,但他面色如常,故意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这可真是不讲道理的规矩,秋田先生可要打起一万分的小心,保护好队长大人啊。毕竟,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