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能还没徐爸爸贴给狗肉朋友的多。

徐超的这笔钱其实不少,家里所有钱家起来也不过两万多不到三万,添上徐超的钱,三万块弄个鸡场尽够了,而且家里也可以有点备用的钱,免得临时有事不赶趟,在徐***决定下(其实是在徐超的怂恿下),徐家各位签了一份协议书,协议规定徐奶奶和徐爷爷因为拿了大头两万块所以占三分之二,徐爸和徐妈拿五千占六分之一,徐超占六分之一,但是因为徐爸徐妈要管养鸡场,所以每年再多拿三千,鸡场里的所有银钱往来一定要记收支帐,每个月大家核一下。徐超知道这样在别人眼里也许很没有人情味但却是对所有人都好的一个办法,前世徐超见多了为钱反目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她一直坚持在钱上面先小人后君子,这样才不会再最后伤了感情。

鸡场在各方面的打开绿灯的情况下很快就建好了,为了方便徐家人几乎都住到了鸡场里,徐超拜托小舅公公找的养鸡方面的书也早就寄来了,徐家几位大家长在徐***高压下埋头学了一阵。徐奶奶依旧带着徐超往城里送鸡鸭,不同的是和去年比今年更忙了,可能是知道徐奶奶在市政府里有关系所以徐***销售渠道打开的非常快,几乎包下了城里所有的大饭店,后来变成每隔一天进城一次,也慢慢开始收些蔬菜瓜果之类带去,虽然没在这上面赚到什么钱,倒慢慢把整个碧泉村的经济给带上来了,尤其让广大农村劳动妇女以及受益不少。

鸡场正式投用的时候,小舅公公一位专门研究家禽繁育这一块的朋友赵教授从北京到徐家鸡场住了一个星期,全方面指导了养鸡方面该注意的事情还有怎么做才能缩短鸡的生长时间、提高鸡的产蛋量等等,临走徐奶奶封了一千块谢师钱。林市长居然也来参观了一下,徐家人倒还好倒是村上的一帮干部忙活了半天。

徐超打从鸡场走上轨道后就不再关注了,而是开始钻心在多学点东西上了,她每隔个一天就要进城,因此干脆让徐奶奶给她报了美术班和书法班,正好徐奶奶去办事徐超去学习,事办完了徐超也学完了两不耽误。徐小妹妹现在每天在鸡场上呆着,徐妈妈忙的团团转徐家小妹妹就跟个野孩子一样,徐超就和前世一样带起了妹妹。徐家小妹妹在徐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话说的更顺溜了,字也认识了几个,数数也能数到二十了,因为天天听徐超读英语,徐家小妹偶尔也会蹦出几个英语词汇,==|||这算是双语教学吧!

长大一点点!

更新时间:2012…7…18 8:06:43 本章字数:4792

时光匆匆而过,徐超六岁的时候正式认林市长夫妇为干爹干妈,徐家鸡场在所有人的努力下非常,年就出笼了两万羽,加上鸡蛋,第一年的净收益就有万多。在所有人的一致决定下,徐奶奶通过大舅公公花了几千块买到了一辆二手农用小卡车,这样进城送货就方便很多。88年在徐超的鼓动下,徐奶奶去北京上海广东考察了一下,决定办食品加工厂,徐超把分到的十万块都投了进去,家里的钱加上贷款,厂很快就建好了。林市长给他们介绍了仪器厂家,在88年的月徐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终于正式投产。

在徐超的坚持下,徐超没有进小学而是请老师在家学,徐师傅推出的第一批产品徐超功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效应和政府的支持下,徐师傅卤蛋、徐师傅方便面、徐师傅卤鸡翅、卤凤爪等食品很快打开了市场,89年实在是个好年景,这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正在腾飞,老百姓的手里有了钱,对外来事物正处在好奇中,托了这股风徐师傅很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通过林辉,徐超从国外买了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给徐奶奶他们看。工厂在94年的收益达到三千七百多万,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是徐家的资产终于上千万了,而徐超个人的资产也了百万大关。

95年初,徐超托人帮她在城东买了一片地,而这块地徐超印象里后来的市中心。现在的这块地还只是一片老居民区,杂乱的道路,破败的平房,因为离市中心比较远房价非常便宜,徐超买的这一处在后来会成为整个市里面最繁华的地段。岁的年纪,徐超已经进高二了,学习和以前比起来重了很多,徐家在87年的时候就在城里买了房,为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后来钱宽裕了就重新买了一栋别墅。因为又办了奶牛场,徐爸徐妈长期不在家,徐爷爷徐奶奶又要负责食品厂的事,家里平常就只有保姆和徐家两姐妹,徐小妹妹徐薰在姐姐爱的鞭策下一路以远超于同龄人的优异成绩混进了j市第一中学成了姐姐的学妹。

“姐,我听老班说你的画被选中去参展了。”徐薰一回家直接奔到三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