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第1/2页)

这个周末还是得抽空回去看看。 周六,上午十一点。 海市,武家公寓。 武澜输入密码,走进家门。 厨房传来母亲银铃般的笑声,“……这个鱼啊,煎的时候要多放点油,要不然会粘到锅底……” 武澜挑了挑眉。 家里有客人? 她放下行李,走到厨房门口,“妈,我回……” 剩下的话被她咽入腹中。 灶台前,母亲身边站着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人,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材消瘦,穿着一套半旧的西装,正提着脖子心有余悸地看着锅里的鱼。 而母亲一手握着锅的把手,一手拿着锅铲,笑得花枝乱颤。 听到呼唤声,贺梅下意识的转头,见是自己的大女儿回来,惊得差点扔掉了手里的锅铲,“澜……澜澜,你回来了?!” 见女儿目光一直停留在身边的男人身上,贺梅有些局促地介绍道:“澜澜,这位是住在22号楼的王叔叔。” 五分钟后,贺梅卧室。 武澜轻勾唇角,调侃道:“妈,这位王叔叔是怎么回事?” “你这孩子,这是什么表情?”贺梅的脸颊上染上了两抹可疑的红晕,摆手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王叔叔就是想学做菜,然后我又刚好有空,所以就教教他。” “哦?”武澜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这样啊!” “可不就是这样?王叔叔是大学老师,儿子出国,老伴两年前又走了,一个人工作忙不会做饭,每天中午可以吃食堂,早晚就只能在小区门口的那些个小饭馆里对付着,又贵又不卫生,我就跟他说让他学着自己做,没想到他一个挺聪明的人,做菜是怎么学都不会……” 看着母亲聊起这位王叔叔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武澜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武家驹。 突然觉得母亲的笑容有些刺眼。 父亲刚去世的时候,母亲悲痛欲绝。 那时,她特别希望母亲能忘记父亲,早些走出来。 现如今看母亲的表情,应该是真的走出来了,可武澜的心里却又有些不是滋味了。 父亲去世还不到一年啊! 正应了墨菲定律,最不想来什么就来什么 见女儿唇边的笑容逐渐消失,贺梅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 至少她觉得是失态,赶忙收敛起笑容,掩饰道:“澜澜,你别多想,我跟王叔……王老师真的没什么的,这鱼我也教过他了,怎么烧就让他自己回家去琢磨吧!我这就让他走。” 说话间贺梅已站起身,抬脚准备走向房门。 武澜拉住了母亲的手腕,抬头看向她略圆润却仍美丽的脸庞。 母亲才五十出头,因为保养得当看着也就四十多岁。年轻时她在厂里做会计,是远近闻名的厂花。武澜和妹妹的好容貌基本上都是遗传自她。 那时追求她的人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条件优越的小伙子,比如厂长的儿子和京城来的特聘专家…… 可她最后却选择了父亲,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伙子。 武澜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选择父亲? 她说:“你爸年轻时长得可精神了,人也仗义,最重要的是对我好,特别好。” 母亲确实没有选错人,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地对她好。 只是,世事无常,人生变幻莫测。 武澜扯了扯嘴角,对着母亲挤出一抹笑容,“妈,给我点时间,我不是不同意,只是……太过突然,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贺梅抬起另一只手,覆盖在女儿的手背上,“妈明白,你一直是个好孩子!” 王老师走后,贺梅继续做饭。 待饭菜端上桌,时隔一个月,母女俩终于又坐在一起吃饭。 武澜看着桌上的那盘红烧鱼突然有些难以下咽,匆匆扒拉了两口饭就放下了碗筷。 贺梅看着桌上没怎么动的饭菜,脸上闪过一丝失落和愧疚。 下午武澜带着母亲去逛街,两人都尽量避免去提及王老师的事,相处得倒也轻松愉快。 逛完街在外面吃晚饭。 武澜依旧胃口不好,勉强伸出筷子夹了一块以前最爱的糖醋排骨,放到嘴边时竟忍不住趴在桌边干呕了两声。 贺梅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 她瞪大眼睛看着女儿,沉声问:“澜澜,你这样多久了?” 武澜怕母亲担心自己的健康,赶忙解释:“可能是最近太忙,吃饭有些不正常,回头我去药店买点胃药吃吃,再注意下饮食就会好的。” 母亲却紧锁眉头,继续追问:“到底多久了?” 见母亲表情严肃,武澜也有些忐忑起来,难道这胃病比自己想得要恐怖? 也是,尹浩然当年在国时就因为胃穿孔差点没了命。 想到这儿,她才诚实回答:“大概一个星期吧!之前只是胃口不太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