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世纪海战 (第1/2页)

吕宋岛除了800余万各国士兵,军舰和运输舰也有近千艘。

在干净利落的处理掉,国内那些试图投机的造反派后,霍斯利飞到吕宋岛上空,冷冷地注视着下面连绵不绝的军营。

几百万人规模的部队,自然不能驻扎的非常集中。大批军营在吕宋岛西北沿岸修建,拉开近百里。整个吕宋岛的西北一带,成了人种展示会。

来自各国不同种族的士兵,汇聚在这里。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信仰,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弄死那个,胆敢挑战列强地位的狂妄之徒。

霍斯利观察一会儿,转身返回京城。接下来,他会给这些人上一堂永生难忘的课。

第二天,中华帝国皇帝又给各国发了一封通电,措辞严厉。警告这些国家如果再不停劝告,肆意妄为,将会受到天谴。

各国首脑接到这第二封通电,当然是一笑置之。那位狂妄的中华帝国皇帝,恐怕现在急得跳脚了吧?可惜,文明的西方世界,这次将不会留情。

一定要让全世界明白,这个世界的秩序,是由他们制定和领导的。

各国对霍斯利的警告无动于衷,还各自发起通电。指责霍斯利杀害大量各国士兵,抢劫勒索。不顾国际惯例,虐待俘虏等等一系列罪行。并呼吁中华帝国的人民,推翻这个暴君。

如果能杀死霍斯利,那个人将成为英雄,西方各国都会将他奉为上宾。

国内陷入一片诡异的沉寂之中。有能力造反的,都被霍斯利抓走砍了脑袋。没能力,还有心造反的。只能在心里默默为这些列强鼓劲,希望他们干掉霍斯利。

也依然有不怕死的。有几位学者,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倒是没有像之前那样无端指责,破口大骂。而是从多方面分析战局,晓以利害,都不看好这次中华帝国会取胜。

他们希望皇帝陛下能以大局为重,与各国坐下来和谈,让华夏人民免受战争之苦。又言辞恳垦的献言献策,请皇帝多关心国内的各项发展,民众还有大部分人不能解决基本温饱。

面对这种比较中立的言论,霍斯利没有多加干涉。就让这些人看看,只有弱者才会顾全大局,强者自身就是大局。

按照霍斯利上次离开时制定的策略,神翼军以老带新,现在已经扩展到二万人。老的那批神翼军,据霍斯利估计,应该都能到达信徒的级别。

这些新加入神翼军的年轻人,都严格要求信仰。信奉的对象,自然是霍斯利本人。新的这些神翼军,信仰程度还差很多,达到信徒标准的,连一成都没有。

霍斯利也不灰心,信仰也是要逐步建立的。这些人大部分连霍斯利的面都没见过,要求他们信仰坚定,也有点牵强。

等这次灭掉多国联军,这批神翼军,应该能极大增强信仰程度。

二万神翼军,五十万张之洞训练的新军,在加上三十余万的后勤保障人员。

一共八十余万人,在天津大沽扎营。霍斯利这次没有搞突然袭击,他摆出銮驾仪仗,在大沽进行了一次阅兵。

见到这位闻名已久的皇帝,神翼军和新军具是精神振奋,经过反复的洗脑和训练,他们坚信任何战斗只要有皇帝陛下带领,必将胜利。

阅兵后,霍斯利发表简短讲话,鼓励褒奖士兵。

之后,这些人乘坐历次战斗缴获的军舰、运输舰和征用的大量货船,赶往吕宋岛。

一周后,中华帝国舰队抵达吕宋岛,遭遇埋伏多时的多国舰队。

说是埋伏,其实双方如此大规模的舰队行动,根本无法隐瞒。只能说,遭遇对战,是双方共同的选择。

站在旗舰船艏指挥室,霍斯利盯着几十里外,密密麻麻遍布海面的多国舰队。

这片海域,几乎集中了此时世界上,所有的人类海上力量。如果多国舰队失败,从此中华帝国的海军舰队,将在世界海洋上畅通无阻。

等双方舰队进一步接近,堪堪到达舰炮的最远射程时,霍斯利冷冷地下令:“进攻,干掉他们,不需留手。我不想接收这些垃圾。”

双方几百艘有攻击力的军舰,都是最古老的一代蒸汽船。新式的军舰,都还在研制之中。霍斯利以前弄了几艘,还觉得新鲜。可新鲜劲一过,他就对这些老旧笨重的军舰,失去了兴趣。

所以下达了不要俘虏的残酷命令。

这次无需霍斯利跑来跑去,给神翼军的士兵加持法术。每艘中华帝国舰队的军舰上,都有一队神翼军操作主炮。

每队神翼军的队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