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1/4页)

小野好古揣摩良久,重新制定了作战方略:“先对石见堡长期围困,掘沟靠近堡垒,然后夜间时以小股精锐袭扰,利用夜幕以弓箭射杀消耗许军兵员和弹药。

待到其弹尽粮绝,兵力损耗疲惫之时,再行攻城!”

这个方略有些细节。石见堡与一般方形不同,就算掘沟也没法保障藏在里面的士卒不受攻击,因为无论壕沟的方向怎么挖,只要靠得太近,侧翼、后背总会暴露在某个方向的敌军火力下。

不过横沟进展到凸出部外围,是比较安全的……总比在一里地外就会被火炮轰击要好。

除此之外,此略让小野好古无须再增加兵力,却需要更多的精锐武士。

于是他只有上书平安京,要求朝廷增派武士精兵前来增援。

……

小野好古要兵的奏疏到达平安京朝廷时,大臣们的心情可想而知!五十倍的兵力,围攻一个多月了,还没攻下许军堡垒,现在又要增援?

大臣们纷纷指责小野好古,有的人已经忍无可忍了,径直上奏要求将小野好古召回朝廷问罪,另派良将去石见国!

连一开始被迫支持小野的摄关大臣藤原实赖,此时也开始不满。

不过在楼阁上,一个很沉默的中年人轻轻开口道:“左大臣先看看密报,下官认为,派任何人去石见国,也无法比小野君做得更好。”

藤原实赖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忽然一阵凉意,身体也仿佛打了个寒颤一般。

他内心里,宁肯相信这是小野好古的无能造成的恶果……若非如此,许军战力该有多么不可想象?

藤原实赖忍不住沉声道:“许国人只有数百人!那个小土寨也非经营多年的大城,不过是临时建造起来的土墙……”

中年人缓缓走了上来,双手把一份东西躬身递到藤原实赖跟前。藤原实赖沉住气,伸手接了。

他还没看,心下已有不祥预感,因为他还是很相信这个身边的人不会胡说八道。

整个千丝万缕的大局,仿佛在刹那间有失控的感受!纷繁的一切,在粗暴的武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第八百一十四章 尝尝滋味

日军日夜掘沟,从堡垒上眺望,晴天尘雾弥漫,雨天也没停息。

昝居润与武将们一起观察了几天,确定日军掘沟的法子是类似一个个“之”形,似乎从船只逆风航行中得到的感悟。两条相邻的横沟之间,又有许多条斜进的竖沟相连。

但饶是如此,日军也无法做到斜侧暴露在许军火炮之下。只不过远距离上,火炮的威胁着实小了很多。

昝居润拿出工部官员建造土堡时的图纸、以及炮规图表对照,拿着木尺在上面比划着角度,抬头对几个文武说道:“难以避免敌兵靠近堡垒。在图上可以攻击到壕沟,但炮弹打得稍远,没法如此精准……更何况,咱们的弹药也不足以使用太多火炮。”

张建奎道:“我部今后更得防范夜袭。”

昝居润听罢看了他一眼,点头称是,用木尺指着上面的黑线,估计别的武将看不懂,但昝居润认为张建奎能懂,“张指挥所言极是。在远处,角度不佳,更何况火炮发射越远,不可能预料的偏移越大,很难正好击中壕沟;但是只要靠近角墙之后,诸位请看……”

他拿着直尺一指,“无论沟壕怎么挖,必有其侧背暴露在一面角墙火力之下。铜炮有准星,百步之近偏斜极小,定能对其造成有效杀伤。因此日军的沟壕靠近之后,只能在夜里偷袭投入兵力,否则便在我炮火覆盖之下。”

他说罢又重复了一句,“只是弹药会渐渐不足……”

许军目前面对的窘境不是粮食,却是火炮使用的火药、铁丸的短缺!当初修建此堡,虽然配备了大量火器装备,但是铜制火炮需要的弹药太大,光靠储备消耗非常快,所以许军的火炮一直连一半威力都不能发挥出来……就是为了节省弹药。

昝居润在卷宗里写道:臣亲身观摩六花堡之实战,以为目前之堡垒至少存在两大缺陷。其一,太赖火炮火力,而火炮耗费弹药巨大,若无增援通路,堡垒难以久持。其二,堡垒太小,极易被敌军围困,远射程的炮火也无法有效延伸方圆,挖掘沟壕可破;臣以为,要在大军围困下支撑防守,必应设外围数层工事、以火枪弥补火炮火力,增大防卫距离。

结果果然如昝居润所料,日军将沟壕抵近堡垒外围后,虽也在炮火下冒死掘沟,但并不进攻。一到晚上,便有小股人马袭扰,专用弓箭射杀许军。

袭扰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