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国术之真义 (第1/3页)

第六十五章 国术之真义

二个缓缓地向中间站定,那个墩实一些的越南鬼子手中的军刺就垂在了大腿下面,掩在身体后面。谢寸官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比较懂刀的。

一般影视剧中看到的,拿把小刀在体前晃呀晃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刀在那里。

而且,手臂伸个半直,攻击距离减半,靠着脚下突步进击来提升攻击力度和距离,一不小心,还会被人一脚或一把打掉刀子。

这样对付外行可以,因为外行一般心中容易怯。

但对付真正的内行,却不行!因为刀在前,那是孤军深入,没有身体做后盾,易为人制。所以,有经验的刀手,都是将刀收藏身后。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近身,蓄劲有力,攻击距离长。而且,刀离身近,也容易护身。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谢寸官在跟何守戒学刺杀术时,何守戒就说,关健不在于刀放那里,而是你怎么用刀!用法对了,刀在那里都一样。

谢寸官摆出的姿势,就是刺刀在前,不过,他的手臂却并不伸出去,而是贴在前腿面上,刀尖上挑,闪着幽光。

此时,那个越南鬼子的眼神就在周围扫了一圈,在一个瘦小的越南鬼子脸上停了一下,才转过来。谢寸官的眼睛也就瞟了那个越南鬼子一眼,心中暗自提了个神。

黄士鸿给他教拳时,曾说过,眼为心之眸,能泄千万心思,所以同人在一起,要注意对方的眼睛。人的眼睛是很奇怪的东西,你如果注视一个睡着的人,往往能他“看”醒了。俩个人目光对视,总有一个人会早早别开,而且眼光一离开对方的眼光,立刻就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让这人看一块石头,他却可以看比对视更长的时间。

所以同人放对动手,一定要注意对方的眼神。

当然,注意不是紧盯不放的意思,毕竟动手中,眼法也有很多讲究的。

但一个人修炼眼法,一般只修自己对肢体语言有敏锐感的一两种。要不就是注意对方两肩,要不就是注意对方胸部,要不就是注意对方眼神。总之,你看人的什么部位,能更准确地预判人的动作,这个部位就是你练眼法关注之所在。

打个比方,你如果看人的胯,就能判断他下一步走向何方,那么比武动手时,你只须看对方的胯就可以了。

但无论修那种眼法,动手之前,要注意的一定是对方的眼神。

心有所思,眼先为变!这是战略层面的眼法。

越南鬼子一眼,就让谢寸官注意到了那个瘦小的越南鬼子。

此时,对面的越南鬼子已经开始转圈走场子!他不断地将自己逼向谢寸官侧面,谢寸官就不能不走动起来,防备他。

但谢寸官只走了几步,就站到了过道中间,离其他越南鬼子有一段距离时,就停了下来<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不再移动步子,只是将身体转着圈,应对着。这样就转到了谢寸官背对其他越南鬼子的方向。

这名越南鬼子的眼神微微收缩一下,眼睛越过谢寸官,看向他的背后。

因为在谢寸官身后,那名瘦小的越南鬼子突然打出一个手势,立刻他左边和右边的越南鬼子都轻启脚步,准备向前靠。

但就在这一瞬间,谢寸官却突然就动了起来。

他进左步,过右步,空中换腿,一个过步箭窜就跳到了这名越南鬼子跟前。

这名越南鬼子虽然刚才眼神有些涣散,但谢寸官跳到跟前时,也反应过来。左手往上一起,晃引谢寸官的眼,身体一进步,就撞进来,同时手中的军刺就从臀边挑刺出来,直戳谢寸官的腹部。

虽然动作有些匆忙,但却准确快速,这完全是多年格斗的下意识反应。

谢寸官一落步,就立出猴竖蹲的身法来,却没有立刻匆忙进攻。因为对手刀在体后不出,就有潜在的危险。三棱军刺虽然厉害,但如果自己不能一刀致命,那怕自己的刀就是刺入对方身体,对于这种厮杀成性的军中汉子来说,也能一刀刺死你。

因为对方是可以受伤,自己却只有一个人,不能受伤。

所以一落地时,他先身体后坐,拉出一段距离来。

对方出手出刀时,谢寸官已经进入完全的格斗状态,本能地左手往上应手,右手刺刀也刺挑出去。不过,他一起手并不是直刺,而是将军刺斜向外,握把放在丹田部,整个身体扭转,用身体将军刺在腹前划出一个弧形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