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战定输赢 (第1/4页)

小条寺冈真正动起手来,一改刚才的一直对谢寸官嘲热讽的样子,缓缓地走到场子中间,等面对谢寸官时,脸上就显出一股子沉稳之气,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浮与躁,变得沉静起来。

谢寸官心中不由一动,这人的养气功夫也是不错。

所谓的养气功夫,其实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已情绪的能力。人的情绪有多种,兴奋的、沮丧的、害怕的等等,在很多时候,特别是与人争斗时,情绪会影响一个的反应和发挥。就好像愤怒的情绪,能促使人决断,但却让人容易冲动;害怕的情绪,会让人过于小心,做事绵缠,而不能当机立断。

练养气功夫,也是人练武术的一部分。

善于养气的人,突然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将不利的情绪,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而且,养气功夫深的人,情绪也就很难受外界的影响了。

就好像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和“浪子”燕青!李逵是个胆大的莽汉,他的勇气更多来自于愤怒,给人的感觉是一逗就火,一火就天不怕地不怕。可是燕青就不是这样,他从来没有让人感觉到天不怕地不怕,只是给人一种淡淡的不怕的感觉。

但这种不怕的感觉,比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更可怕!

所以中州打檑,面对擎天柱任原,燕青也是面不改色,无怒无惧。

正因为如此,谢寸官看到小条寺冈的样子,就感觉这人不管功夫咋样,都是个人才。

俩人互相躬身为礼后,谢寸官双手一提神意,就出了熊出洞,侵步站的架子。这个架子双手护胸抱腹,身束意紧。将狗熊出洞时那种观察、警惕和将出欲出的劲儿都在里面。

老人常讲,熊出洞,虎离窝,侵步一站!这一站,就要将火烧身之意提在心间。

在这一个站势中,熊出洞是形,护胸抱腹、竖项藏颌;虎离窝是意。有惊惕之心;而侵步站就是火烧身之意提在心间的意思,有风吹草动、见动就扑的味道。

而小条寺冈却是一个左手护颌。右手垂在腹前的随意的动作。

谢寸官心中一动,此人的拳法,不是壁挂就是通背,当然也有可能是红拳。这种手随意垂在腹的动作,一看就是要求松肩活膀,出手如鞭的拳法。

果然,俩人往场中一站<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小条寺冈口中发出一声轻啸,跨腿进步,右手肩头一抖,臂如甩鞭,右手就如闪电一般,甩向谢寸官的脸侧。

谢寸官侵步一站,有火烧身之意提在心中!意思就是见动就扑,如火烧身,不过脑而手动。也就是在意识中,根本不用判断对方的动作是怎么来的。对方有动意,就扑过去。

这就是对于拳诀: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一句话的应用。

对方一动,你如果要看清来势,然后再做出判断,于反击过去,估计你早被人打死了。拳打以势赢人。这个势是拳架,护身严,劲蓄饱的拳架子;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虑而出才能占先机。火烧身之间正是如此!

对方刚一有动意,你拳架抱好就出去了。对方攻势未成,你已经进身,他的进攻招式,就被你活活地憋死了。

所以人才说,拳贵交意火烧身!

因此,在小条寺冈甩手时,肩头动,谢寸官已经手起身落步进,一下子就扑到了他身前。于是他本来想甩谢寸官脸的一掌,就甩过了头,直接将右手肘撞在谢寸官的右小臂上,发出啪地一声响。

这就好像一个棍子打人,棍头过去了,棍子中间打中了对方。这能有多重?按照冲力等于速度乘以质量的物理算式,棍子中间的力量,仅相当于棍头的一半。因为中间的运动速度,仅仅就相当于棍头一半。

此时,小条寺冈的手臂就好像打过头的棍子,打中谢寸官的地方,力量只相当于手上劲力的一半。而谢寸官的的心意拳,出洞入洞紧随身,手臂基本就贴着身体,所以小条寺冈这一手,根本没有对谢寸官造成任何困扰。

按小条寺冈原本的打算,就是右手一甩,顺手下挂,左手就穿出一拳。

但他的手甩出去,谢寸官却已经逼了进来。他的第二拳根本没有发力空间。但小条寺冈也是个经常实战的反应快的,立刻左手就从右手下交叉卸出,直接一靠臂就撞在谢寸官的护在体前的双臂上。

这种交叉卸手,是专门对付被对方外门贴身的方法。

拳分内外门,内门是指双臂中间,当膛一条线,可能会被直接攻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