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午夜钟声》 (第1/2页)

夜色如墨,雨丝细密地打在窗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响声。退休侦探李雨石正坐在温暖的书房里,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推理小说,壁炉里的木柴偶尔发出噼啪的爆裂声。就在此时,电话铃声划破了室内的宁静,他皱了皱眉,放下书本,慢慢走向电话机。

“喂,李老,这么晚了还打扰您,实在不好意思。”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促而低沉的声音,是赵局长,他的老同事。

“有什么事吗?”李雨石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好奇。

“有一起案件,非常棘手,我们怀疑和您当年未破的那起“午夜钟声”案有关。”赵局长语气严肃。

李雨石心中一动,那个案子一直是他心中的刺。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明天我去局里看看。”

挂断电话,李雨石的目光落在了窗外,雨水模糊了视线,但他似乎能看到多年前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个让他夜不能寐的悬案。他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再次踏入那个曾经让他倍感挫败的谜团之中。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李雨石的书桌上。他坐在桌前,眉头紧锁,眼前摊开的是一些旧报纸和笔记,记录着当年的“午夜钟声”案件细节。案件因为一系列离奇的午夜谋杀而命名,每个受害者都在午夜时分被找到,身旁总有一座教堂的钟声在响起。

李雨石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发黄的照片上,照片中的受害者眼神空洞,脸上的表情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恐惧。他记得,这个案件最终因为缺乏证据而被封存。

就在这时,他的孙女林月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脸色有些苍白。“爷爷,你看!”她递过报纸,上面刊登着一则新闻,昨晚城市另一边又发生了一起谋杀案,情形与当年的案件惊人相似。

李雨石接过报纸,目光如炬。他知道,这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模仿犯罪。他决定亲自去现场看看。

现场依旧被警戒线围着,警察们忙碌着收集证据。李雨石穿过人群,来到了案发地点。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地面的每一个细节。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块石头下,那里有一张褪色的纸片。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纸片,上面写着一串数字和一个问号。

“这是什么?”林月好奇地问。

“可能是一个密码,或者是凶手留下的线索。”李雨石沉思着,感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李雨石将那张纸片带回了自己的书房,铺在桌上的灯光下仔细研究。数字看似随机,但经验丰富的他知道,凶手往往在这种看似无序的数字中隐藏信息。林月站在一旁,好奇地凑过头来,她的眼中闪烁着对解谜的渴望。

“这些数字可能是某种密码,或者是一个坐标。”林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雨石点了点头,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厚重的密码学书籍,开始尝试各种解码方法。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人都陷入了沉思。终于,在尝试了一种古老的替代密码后,数字开始有了意义,它们代表了一个地名——“孤影巷”。

“孤影巷?”林月皱起了眉头,这个名字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

“那是城市的一条老街,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提起了。”李雨石站起身,决定去那条街道看看。

孤影巷位于城市的边缘,街道两旁的建筑破旧不堪,显得格外阴森。李雨石和林月走在石板路上,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他们来到数字所指的地方,却发现这里只是一堵普通的墙壁。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林月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它突然移动了一下,露出了一个小小的暗格。李雨石迅速上前,从暗格中取出了一封泛黄的信。信封上用颤抖的字迹写着:“给未来的侦探”。

他们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封写给未来某个人的信,内容提到了一个秘密组织和他们的邪恶计划。信中提到的成员名单中,有一个名字让李雨石的心沉了下去——那是他已故多年的好友王天明的名字。

李雨石握着那封泛黄的信件,心中的震惊久久无法平息。王天明的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他的记忆。他们曾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然而,现在这封信却将他的老友与一个秘密组织联系在了一起。

“爷爷,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林月的声音打断了李雨石的沉思。

“可能性很大。”李雨石沉声回答,但他的眼神坚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查清楚。”

他们开始调查信中提到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名为“影子”,据说是由一群权势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