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面见皇帝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小秦大人,陛下召见!!” 一个太监在秦家欢喜的时刻突然出现。 欢快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秦游对他的母亲王氏笑道:“娘,儿子先入宫面圣。” 王氏笑着答应,“去吧去吧,正事要紧。” 随即秦游就带着福禄寿跟着传话的太监入宫。 到了宫门外,福禄寿留在外间候着,秦游则跟着太监入了宫城,几经辗转来到了宝光殿。 皇帝和以往一样,除了脸上多了一些褶子,并无多大的变化。 “臣秦游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端坐在椅子上的穿着黑色常服的皇帝看着行礼的秦游,笑道。 “朕安!!” 秦游还未说话,皇帝就继续说道:“刚回来就被朕叫来,你小子心里肯定不中吧!!” “......” 开玩笑,谁敢有意见啊!! 他急忙摆手,“陛下误会了,臣开心还来不及,这份殊荣大魏可没有几个人能有。” “油嘴滑舌,你小子朕还不清楚,叫你过来,是想问问火车的具体细节。” 皇帝说着,又接着吐槽道:“你爷写的折子好看是好看,就是没落到实处,最近可是要朕头都大了。” 听着皇帝的吐槽,秦游嘴角抽搐,拱手道:“陛下想问什么,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皇帝当即开口问道:“火车的运力如何?速度如何?造价几何?” 秦游不假思索地说道:“蒸汽火车的运力在平日一次可运送三四千人,战时可一次性运送五千人。 运送货物时最高可拉三千多石。 至于速度,最快可高达180公里/小时,是马寻常速度的九倍,最低60公里每小时,速度也是马的三倍。 至于造价......” 秦游在这里顿了顿。 皇帝蹙眉,问道:“很贵?”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修,就算再贵也要。 秦游摇头,“倒不是很贵,只要把钢铁的产量提上来,价格自然而然就能下来。” 这下轮到皇帝深思起来。 钢铁一直都是大魏的秘密,就算金人得到后也没有外传。 但要让钢铁的产量在短时间提上来,只有把配方公布,这让他不免有些担忧。 秦游也知道皇帝的忧虑所在。 他神色淡定地开口道:“陛下,修建铁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几年甚至是数十年。 要想降低修建的成本,就该放开炼钢的法子,或者直接把铁路的修建承包给有家财的商人,让其修建......” 这句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帝抬手打断。 “这等大事怎么可以托付给商人,此话莫要再说了。” 秦游沉默,商贾自古以来就是贱籍,这是他无法改变的。 但他还是想说一句,“陛下,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这才是盛世该有的样子。 商人的活动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商品的繁荣。 大魏立国以来,商税在税赋中就占了大头。” 皇帝的脸色明显带着不悦,“商人逐利,若是鼓励此等行为,百姓都去经商去了,谁来保家卫国,谁来种地?” 秦游深吸一口气,皇帝现在的目光还在局限于士农工商各司其职的想法。 但这想法显然有点杞人忧天。 “陛下,世人追权逐利乃是根性,但能出头者凤毛麟角,不可因一事而畏手畏脚。 不迈出那一步,怎么知道下一步是荆棘还是坦途。” 皇帝闻言,眼眸闪烁着不可名状的精光。 “秦游,你的想法有些固然觉得可行,但你可知其中的助力。” 秦游秒懂,皇帝虽然坐拥天下。 但大魏立国之初就放出同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 这种触及到士大夫利益的事,就算皇帝答应,做起来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皇帝看秦游沉思的模样,神色也恢复了平静,“此事休要再提,不过放开冶炼钢铁的事朕允了。” 秦游不咸不淡地拱手附和:“陛下英明。” 皇帝摆手,“少说这些话,朕英不英明,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秦游撇嘴,皇帝就是太英明,他才觉得自己仿佛被看穿了一样。 “陛下,既然如此,臣就先告退了。 “你小子急什么?”皇帝立即正色着脸说着,“你爷在奏疏中建议以汴梁为中心,修建直达大魏各路的铁路。 朝中为此争论不一,你小子既然说了这么多,回去整理一下,写份折子明日递给朕看看。” “诺!!” 秦游答应,拱手道:“臣告退。” 皇帝摆手。 秦游见状,转身迈步走出了宝光殿。 刚出门,迎面就撞见了常绩。 常绩慌慌张张的模样让秦游蹙眉。 前者也看见了秦游,神情微微错愕,便急忙进了宝光殿。 秦游眉头拧成川字,扭头看着常绩的背影。 此前魏军在接受夏国皇帝李思延的投降后,常绩就将李思延送回汴梁,没想到半路李思延溺水而亡。 这事秦游是不信的,李思延如此怕死,怎么可能会溺水。 这其中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许是皇帝授意,也许是常绩个人干的。 他没记错的话,李尚存和李从坷两位夏国的太上皇也是常绩送来。 看这个模样,不会也出事了吧!! 想到这里,秦游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