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想要造反?真是可笑!!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七月初。 汴梁盛夏的风闷热难耐,树上的蝉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宝光殿内,皇帝身边的冰鉴冒出一缕缕白色雾气。 一个人影走过,白色雾气随着风浮动。 张让欢喜地在皇帝耳边低语着。 “陛下,秦游给陛下的内库送来了一百五十万贯。” 皇帝挑眉,眉眼含笑地说道:“他给国库送了多少?” 张让恭敬地说道:“一千万贯!” “嘶……” 皇帝倒吸一口凉气。 秦游在杭州的所作所为他都知道,但这小子这次居然不扣一点,反而全部都送到了汴梁。 这样也就算了,还给了他一百五十万贯。 “这小子有心了,你快把钱财都送进内库,不要被内阁发现了。” 回过神来的皇帝赶忙吩咐,要是这一百五十万贯被内阁截下来了,他想哭都没地方哭。 内阁都是一群抠门的主儿,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用。 特别是秦方昂和王廉,这二人简直就是铁公鸡一文不拔。 不久前他想修缮皇宫,想要钱都被他们俩给否决了。 内阁群臣更是集体上折子说他铺张浪费。 这让他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张让也知道皇帝最近和内阁正因为钱的事闹不愉快,闻言便笑呵呵地低声说道。 “陛下放心,老奴已经让人把钱都运回内库封存好了。” 皇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国库吃肉,他喝点汤也行。 “前不久胡岑不是说要领着御史巡视各路吗?让他去,都给朕好好查查大魏各路。” 张让闻言,面露迟疑。 皇帝这明显是尝到了抄家的甜头,把目标都放在了贪官污吏和罪商身上。 他低声说道:“陛下,两浙路的风头才过,若这时让胡相带人巡视各路,会不会让各路精神紧绷。” 皇帝闻言,这次冷静下来。 张让说的没错。 两浙路牵扯之广让人瞠目结舌,这件事也牵扯到了不少人的神经。 而且据秦游的折子所说,佟睿等人要来一次官逼民反的戏码。 要不是秦游及时处理了佟睿等人,不然两浙路将会大乱。 这时若是派遣内阁次辅带着御史下地方巡查,必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事你提醒得对,但也不能不查,你去传谏院和台院的长官来一趟。” 皇帝神色平静地吩咐了一句。 “诺!!”张让拱手离开。 皇帝皱着眉头,两道剑眉一高一低。 他知道,大魏的贪官并不少,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除不尽的。 但该敲打的时候也要敲打,要不然真忘了这天下是谁家的。 此刻。 一批快马极速地跑进了汴梁城。 “捷报捷报!!岳骁收复大理,大理国皇帝举国投降大魏。岳骁不日将会率领大军返回京都。” “捷报捷报……” 这个高亢的声音一路回响。 街道上的行人闻言,纷纷欢呼起来。 这个消息也飞快地传进了皇宫。 内阁群臣更是拍手叫好。 “不愧是是郑国公的长子,大理拿下,我大魏周边的威胁又少了个,真是可喜可贺。” 王廉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地笑着说了一句。 秦方昂的脸也难得有喜色。 大理国是大魏藩属,两年前国内发生叛乱,魏国不得不陈兵边境以备不时之需。 直到大理国叛军袭扰边境,魏国才被迫出手,终于在元成十三年拿下。 大军撤回来,又可以少一笔支出,这对于国库来说,能省一点是一点。 他随后神色平淡地站了起来,“关于有功之士和相关人等的抚恤,咱们内阁也可以厘定了。 必须在大军回京前拿出来,千万不能寒了有功之士的心。” 内阁其他人纷纷答应。 秦方昂随即也派人去把兵部和户部的尚书叫来一同商议。 宝光殿。 皇帝抬手让谏院和台院的长官退下。 张让从外间走来,在皇帝身边低语了数句。 听见岳骁拿下大理的消息,皇帝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大魏的二代将领后继有人了。 “传旨下去,岳骁回京时,朕要在城外亲自迎接我大魏虎贲。” 张让震惊地看着皇帝。 他没记错的话,皇帝继位以来,还未出过汴梁。 就算是上次靖武侯杜海胜拿下夏国,回京时也没亲自出城迎接。 这足以看出皇帝对岳骁的看重。 “诺!!” 张让敛住心神,躬身离开。 很快这道旨意便传了开来。 有惊讶的,也有嫉妒的。 宁武侯贾敬府邸。 一处凉亭中。 贾敬头发凌乱,袒胸露乳毫无形象地坐在凳子上。 他脸颊通红,浑身酒气,眼皮耷拉着,好似下一秒便会睡着似的。 在他对面,靖武侯杜海胜同样耷拉着脑袋,也是一副酒醉的模样。 “老杜啊!你说咱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是为了什么? 你去年和我拿下蓟州和檀州,又拿下了夏国,也不见陛下亲自去迎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