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王冠 (第1/3页)

什么才算是一个现代国家?

这个问题的探讨曾经在维多利亚皇家科学院风靡一时,由于是非正式的研讨,所以各种五花八门,天方夜谭般的回答不计其时,但是最后得到多数人认同的非正式回答认为现代国家的根本来源于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的人们对于脚下大地的集体认同。

从历史的长度来看,这样的认同多数时候来源于时间的累积。

技术尚未有如此发达的年代,生活在同一片大地的人不得不互相帮助,这样的互相帮助就产生彼此的联系,进而产生对彼此的认同,于是人们才会迁居在一起,从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形成村落,乡镇,城市……但同样来自于历史的结论,大多数人口聚居地也就止步于此。

天灾的频发使得聚居地很难进一步扩大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缺少足够深刻的理由让人们彼此得到更紧密的联系。

现代社会学家从历史中找到很好的对比例子,米诺斯与谢拉格。

同样是拥有信仰的土地,单纯从技术水平的角度而言,米诺斯还要比谢拉格更加优秀,然而从两片土地的统治形式来看,米诺斯至今仍旧是类似于叙拉古那样,以移动城邦为主体的松散联盟,而谢拉格则在曼殊院的统治下更加符合国家的定义。

皇家科学院认为这两片相似的土地有决定性的不同,导致谢拉格有资格凝聚出王冠,而米诺斯则被困于时间之中。

这个决定性的不同就是“信仰”的主观能动性。

曼殊院以信仰为民直接统治谢拉格的人民,而谢拉格的人民也因为信仰而认同曼殊院的统治,随着信仰的扩散与加强,人们在信仰的名义下得以认同彼此,认同生养自己的大地,于是他们将谢拉格成为家乡,将雪山当成归宿,由此雪山之国得以屹立。

相比之下,米诺斯的信仰来源,英灵殿却从未真正实行过集权的统治,对于信仰的传播与强化也没怎么上心,以至于米诺斯的人们通常只认可自己出生的城邦,他们甚至会在英灵殿的监督下与同一片土地的其余城邦发生直接冲突,民众对于城邦以外的人热情好客,然而也只是当成“客人”,所以就算米诺斯在历史上相当长时期内拥有超越各国的技术优势,还有丰蹄族得天独厚的身体优势,米诺斯也从未凝聚出王冠。

王冠,维多利亚如此称呼一个国家的诞生。

谢拉格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是因为共同的信仰,然而却也并非是所有国家都想时谢拉格那样在机缘巧合下拥有如此的幸运。

维多利亚的王冠,就没有来源于信仰。

相比于其余历史悠长的国家,维多利亚算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国度,然而也正因为年轻,所以她十分清楚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加速凝聚出现代国家所需的“王冠”。

方法是,战争。

狮龙战争中诞生了维多利亚最初的王冠,而将这王冠千锤百炼的则是维多利亚在发展途中遭遇的各种战争,而这顶王冠最辉煌的时期,则是在击败大陆最强国“高卢”之后,维多利亚获得泰拉大陆最丰沃的中央谷地地区,民众的骄傲将王冠铸成坚不可摧的象征。

没有人敢否定维多利亚的强大,也没有人会怀疑维多利亚的未来。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么想的。

约瑟夫·格里夫静静地坐在载具中看着正处于一场战争中的卡西米尔,不得不说,四个月的战争,已经让他快不认识这个城市了。

卡西米尔选择将骑士竞技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发展的决定使得卡西米尔渡过统治形式改变的最艰难时期,但是以这种娱乐产业为核心产业的选择也必然带来诸多社会治理的问题,纵然有许多有志之士在尝试让卡西米尔的经济结构由虚向实,可是在维多利亚的封锁与狙击下哪儿有那么简单。

结果就是骑士竞技连续几十年成为卡西米尔的核心,过于依附这一产业也使得卡西米尔走向一种无法避免的分裂。

骑士竞技协会与传统骑士家族,国民院统治的移动城邦与荒野上的流民与小村落,毫无地位与名誉的征战骑士和成为财富象征的竞技骑士……

与这些显著的撕裂相比,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之间的龃龉都可以说是小问题了。

更不用说大量财富集中向骑士竞技之后必然导致的分配不匀,腐朽贪婪,由此而生的官商勾结,派系对立,恶性竞争等诸多难题,成为现代国家的时间太短的卡西米尔根本没有能力将所有问题完美结局,按照维多利亚皇家科学院社会学分院的预计,卡西米尔成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