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八章 (第1/3页)

周聪捋着胡子,他看向辛羸,极为温和的问道:“辛十一郎,老夫且问你,你要状告刘开何事?”

他开始自称老夫,而不是自称本官了。

“回禀太守公,小子要状况刘子明贩卖私盐,而且是大量私盐!”

辛羸一边说着,一边伸手从衣袖里抓出了一把白花花的细沙一般的盐粒。

精盐!

大宋精盐产量不高,且因为精盐难以制作,价格高昂,几乎所有精盐都进入了东京开封府。

除了东京外,便是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也少有精盐。

如今,在这益州出现精盐,定是走私无疑了。

周聪眼神凌厉起来:“有多少?”

“至少三十石!”

“胡说八道!”刘开怒吼:“这定是你这竖子在这半个时辰跑去买来栽赃老夫的!”

“栽赃?”

辛羸笑了。

他回头静静的看着刘开:“这一把精盐,价值数十贯,这还可以说是小子卖田卖地然后买来栽赃你的。”

“可,刘夫子,您私塾后院地窖中的三十石精盐,难道也是我买的不成?别说小子买不起,便是买得起,也没法在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将三十石私盐带到你后院中去吧?”

“胡言乱语,老夫地窖空空如也,何来的精盐?”刘开依然狡辩,他将希望寄托给了接到传话的妻子。

只要及时转移了私盐,那地窖里面就是空空如也!

辛羸懒得搭理这老货,转身向着周聪行礼道:“太守公,是真是假,只需遣人随小子去刘开私塾的后院地窖一看便知,若是假,小子宁愿发配边疆三千里!”

发配,这是大宋自开朝以来就有的刑罚。

大宋似乎因为赵匡胤见多了人命如草的血腥,于是开始重人命,不只是刑不上大夫,便是贩夫走卒犯罪,甚至是起义造反,也很少出现死刑,大多是丢到军队里面养着,称之为发配,或者配军。

这也是日后大宋冗兵局面的缘由之一,甚至可以说,这也是大宋民间起义层出不穷的原因。

因为,老百姓吃不起饭了,只要造造反,成了,能得天下,败了,立马就去当配军,每天就都能吃饱了。

但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遭受发配边疆的刑罚之后,都会在脸上黜字,成为大宋人人鄙弃的贼配军。

脸上有了这一行黜字,从此,这个人的人生基本上就彻底毁了。

仕途无望,人生无望,就连人家寡妇改嫁都看不上你这贼配军。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昆仑鬼面狄万狄青,以贼配军的身份,成为了大宋枢密使,但大宋万万人只出了一个狄青,且狄青最后终究被皇帝猜疑而死。

周聪豁然起身:“既如此,本官信你,十一郎,且带路!”

同时,周聪迅速拿起纸币写下一张文件,回头看向堂下的一个小兵道:“将此令交予周巡尉,令其率西尉司警察围住兆学私塾!”(别疑惑,宋朝真有警察,职能跟现在差不多,而且,真的就叫警察,但大多时候不称为警察,而是称作弓兵或者土兵,只有在官方正式文件中才称呼其为警察。)

“是!”小兵应下,接过文件,飞快朝着府衙外跑去。

而后周聪走下高堂,三五个小兵拘押着刘开和辛羸辛栩,一行人快速朝着西城兆学私塾走去。

第六章

走出两里路后,刘开突然抱着肚子惨叫起来,他直接倒地,蜷缩得仿佛一只煮熟的龙虾一般,他的五官,更是在刹那间挤成了一团。

紧接着,刘开声嘶力竭的嚎了起来:“哎哟……啊哟,老夫的肚子……痛啊……啊哟……快送我去医馆啊!!!”

一行人停顿了下来。

辛羸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这老货究竟是真的突然犯病,还是只是在拖延时间,可这个时候,他这么拖延时间有意义吗?

更重要的是,这老货的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让旁人都能感觉到疼,实在不像作假。

而辛栩已经善心发作:“他别真死了吧?两条街外就是杏林医馆……”

就在辛栩善心发作的时候,周聪看着刘开,冷笑着开口道:“刘夫子,你让韩通判传的话果然有问题么?”

刘开微微一顿,但这一顿很是微不可查。

他继续惨嚎着,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路边已有人停顿了下来,在旁边观望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