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第1/3页)

(还在浪……)阳光,树影,清风微拂。请百度搜索

静静的坐在院子里。

这是农村老家的院子,院子有三百平,整个房子不低于五百平,三只狗趴在脚边,七只猫在院墙嬉戏。

韩阳坐在树荫下看着书。

看的书叫做《如果这是宋史》,他刚好看到仁宗驾崩的那一段以及赵宗实被韩琦拉着登基的那一幕。

不识贱人真面目!

当真是不识贱人真面目!

想当初韩阳还以为要是赵曙赵宗实不早死的话,这位英宗陛下大概真能做出点有益大宋的好事。

可如今一看,高俅为何能以一奴仆之身成为太尉?

怪赵佶吗?

不,要怪赵曙!

在北宋英宗以前,但凡宰执要员,非不可是在地方有过政绩之人才能担任,那样,有过地方官首官的经历的他们,更能胜任宰执之能。

而担任地方官也是近距离接触百姓的时候,近距离的感受过民间的官员,在成为宰执之后,才会真正知道万民需要什么。

那样造出来的历代相公们,算是小人如吕夷简这种『奸』相,关键时刻,心也尚有家国忠义!

可赵曙继任之后,却是肆意亲小人远贤臣!

从赵曙开始,『政府』要员,便大多是按照皇帝自己的喜好来任命,不再管顾那些要员是不是真的去体会过民间疾苦,是不是真的能力能够胜任。

终于到了徽宗年间,赵曙开启的制度彻底爆发,诞生了六『奸』。

从此开始,大宋宰执官员,心再无家国,只知鱼肉百姓,饱私囊!

再者,赵宗实这畜生居然不忠不孝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说仁宗发丧当日他不现身,让曹太后一个女眷孤零零的送葬,说仁宗死后立马把仁宗的女儿们赶出皇宫,名义是要腾出屋子来给他的女儿儿子们住……

可实际,皇宫空房子很多,并不是真的住不下他的几个儿子女儿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贱人啊!

可恨!

甚至从北宋的一百多年历史来说,太宗一脉,无论太宗、真宗、仁宗都是极为优秀的人物,他们纵然会犯错,可他们却有着一脉相承的秉『性』,那是悬崖勒马!

太宗北伐悬崖勒马,真宗澶渊之盟,死活不愿亲征,可在最关键时刻,悬崖勒马,亲征!

仁宗之时,三川口之败,刘平被陷害投降,仁宗都已经愤怒到准备诛杀刘平九族,可却关键时刻悬崖勒马,派出彦博前往延州查探,终究搞清楚三川口之战的细节,从而为刘平平反!

而到了赵宗实这一脉,从赵宗实本人开始,后面的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这些家伙可真是各有各的乖张!

英宗赵宗实四年即死,真正在位的唯一半年时间,只是瞎**搞了一通。

神宗的熙宁变法更是虎头蛇尾,一方面要王安石变法,一方面又提拔顽固派的人,真特么是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哲宗,好不容易亲征,死了。

徽宗,这家伙倒是没断送自己的『性』命,却是断送了整个大好江山!

至于高宗,明明有机会收复旧土,却因私欲斩岳飞!

甚至连孝宗北伐,都被高宗这狗币当太皇的时候限制,等到高宗死去,孝宗也没了雄心壮志,反而效仿赵构当起了太皇。

太皇,那个多么完美的位置啊。

可以享受到皇帝的权力,却不需要承担丝毫责任啊!

愤懑之际,韩阳不禁想到,要是仁宗没有选择赵宗实继位,要是仁宗有儿子,大宋会不会永远没有南北之分呢?

以太宗一脉的传统,那个悬崖勒马的传统来看,大宋纵然无法在他们手变法富强,可也绝不至于会被『奸』佞把持朝政啊!

若无『奸』佞把持朝政,以大宋有史以来忠勇之辈最多的情况来看,无论金国女真或是后来的忽必烈,何人能下原?!

更可恨的是韩琦,在仁宗快驾崩之前,仁宗十八次诏书让赵宗实进宫,赵宗实都装疯卖傻拒绝了。

仁宗当时说,他不来,便重选一人。

可韩琦为了得到那份拥立之功,愣是坚持要赵宗实继位,而后,韩琦跑去告诉赵宗实,你再拒绝,皇位真跟你没关系了……

匪夷所思的是,之前拒绝得那么厉害的赵宗实,听到韩琦这话之后,立马带着四五箱子的书进宫了。

而后的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