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陆侍郎看着沈尚书,“那叶世子……”

沈尚书直起身子,道,“叶世子是告诉我们,刑部自他接了这两桩大案起,就是一条线上的人了。他势必要查清这案子背后的凶手。剑出的狠了,伤着谁,都是不可预知之事。但分有个不该伤的和伤不起的,他却因公受过的话,受了责难,我们也躲不了。”

陆侍郎恍然。

沈尚书又拍拍他,“所以,好好办案,这件案子是叶世子踏入朝局的第一宗案子,不能砸了。否则,不必别人拿我们刀剑,叶世子便会先斩了你我的脑袋交给皇上泄气。”

陆侍郎抽了一口冷气,压低声音道,“大人,这不会吧?叶世子不过是查案,手里如何又怎么大的权利?您是正三品,卑职是正四品,也算是朝中大员。叶世子这不是摆明的威胁吗?”

沈尚书看着他道,“你心里明白是一回事儿,脑子不转弯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皇上既然将如此大案交给叶世子,那么,就是铁了心要整顿朝纲了。什么人敢拿东湖画舫沉船作伐要杀王孙公子,祸引东宫?什么人敢谋杀灵云大师,打断灵云寺大做法事?灵云寺的法事可是受朝堂扶持的。”

陆侍郎心底惊了惊,没了话。

马车上,苏风暖问叶裳,“你对那两位大人说了什么,沈尚书的脸都变了?”

叶裳笑了笑,道,“这京中内外,官官相护,谁是谁的人,明面是谁的人,背后又是谁的人,比月老牵的红线还乱。我却不管它这些线如何牵着,总要都挑了,才能立稳脚。所以,不给他们施点儿压力,应付我怎么成?这案子若是办砸了,我以后就别想染指朝局了。”

苏风暖点头,说,“沈尚书也忒不禁吓唬了些。”

叶裳道,“能坐上刑部尚书的位置,他可不是这点儿能耐,看得开着呢。”话落,道,“六部尚书,没一个好吓唬的。只是如今时事摆在这儿,都怕引火烧身罢了,不敢得罪我。”

苏风暖叹了口气,嘀咕,“京城真不好。”

叶裳默了默,道,“京城是不好,但有我在,你就将就待着吧。”

苏风暖彻底没了话。

来到大理寺,叶裳下了马车,着人去通报。

不多时,有三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一人大约五十多岁,国字脸,面相和善,手中拿了一串佛珠,是大理寺卿彭卓;一人四十多岁,脸型偏方长,一字眉,脸色较为肃然,是大理寺少卿张烨,还有一人十分年轻,二十多岁,面相清秀,行止书卷气极浓,也是大理寺少卿朱越。

三人都是疾步走出。

叶裳站在门口,看着二人疾步走出来,笑着拱手,“劳烦两位大人出迎,叶裳受宠若惊。”

彭卓笑呵呵地说,“叶世子哪里话?听闻世子昨日大病了一场,今日一早便接到了皇上的圣旨,可是上午并没有来,本官以为世子今日歇上一日,明日再办差事儿,没想到叶世子今日就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世子的病可好了?”相较于彭卓说了一大番话,张烨却是言语简洁。

朱越则一言未发,只拱了拱手,连言语都省了。

叶裳笑着说,“不敢耽搁查案,歇了半日,身子好些了,便赶紧来了。”

一句话,回了两个人,同时对朱越笑了笑,以示打招呼。

三人连忙请他入内。

千寒和苏风暖依旧止步在了门口。

大理寺位于重阶重职,较之刑部,同样隔音极好。

叶裳同样待了半个时辰,便出了大理寺。

苏风暖打量了三人一眼,彭卓的面色不是太好,早先眯到眼底的笑如今有些僵。其余二人倒是面色如常。尤其是苏风暖抬眼轻轻飘飘地只打量了一眼,那最年轻的朱越却似有所觉,转头对她看了过来。

苏风暖装作没发现他打量的视线,跟在千寒身旁,随着叶裳往外走。

叶裳与三人告辞,上了马车,千寒和苏风暖并排坐在了车前,离开了大理寺,并没有回容安王府,而是直奔皇宫而去。

三人目送叶裳马车走远,彭卓看着皇宫方向,脸色有些僵地说,“叶世子接了圣旨,没先去皇宫见皇上,歇了半日,反而去了刑部又来了大理寺,如今才去皇宫,你们可知道,这说明什么?”

张烨摇摇头。

朱越道,“叶世子这是在敲山震虎。”

彭卓点点头,对二人摆摆手,折回了院中。

马车上,苏风暖小声问叶裳,“那个最年轻的大理寺少卿叫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