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 (第1/4页)

叶裳靠近苏风暖,自然也看到了信笺上的字迹,一时也沉了眉目,“江南之事,看来也与湘郡王脱不开关系。”

苏风暖点头,“祸乱了燕北,又去了江南,如今他到乖觉地回东境装病了,好得很。”

叶裳温声宽慰道,“你的人大多都派去了江南,表兄是你师兄,他的本事你是知晓的,只要无性命之忧,他定然能处理好江南之事。但稳住了江南之后,他定不会让祸乱的人好过。”

苏风暖颔首,“师兄虽然不是睚眦必报的性情,但也不是个好欺负的主,从来只有他欺负别人,鲜少有人能欺负到他,身为江南叶家的继承人,他也是有着果决的一面的。只是可惜,燕北距离江南太远,一南一北,关山迢递,我们想知道江南发生了什么也做不到。”

“别担心了,天下谁也做不到真正的手眼通天,先将燕北诸事处理妥当再。”叶裳道,“如今我们南齐毕竟夺了北周三座城池,外患已除,这内忧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兴起别的风浪,便让他在东境好好地先养上一段时间病。”

苏风暖点头,“湘郡王称病未进京参加太后寿宴,皇上自然要派人好好去东境慰问慰问,总要派个朝中重臣在东境多住些日子?”

叶裳颔首,“皇上已经对湘郡王生怒,自然会派人前往好好慰问。”

题外话

这是一更

第三十四章 筹备粮草

太后寿辰,因燕北刚经过了战乱之苦,西境又兴起了兵战,朝中两大旧案未结尾,皇上没有心情,太后也跟着没心情。 于是,太后的寿宴只简单地在宫里设了宴席,召了朝中大臣家眷进宫吃了一顿饭,便将寿辰简单地过了。

苏青和苏夫人躲去了灵云寺,但寿礼没落下,苏夫人吩咐府中管家在太后寿宴当日送进了宫。

苏夫人备的寿礼是早些年苏风暖淘弄回家的好玩意儿,寓意福寿双全,太后收到苏夫人的寿礼,十分欢喜,吩咐人传话,嘱咐苏青好生养伤,灵云寺清静,灵云大师医术高绝,是个养伤的好地方。

许云初在太后寿辰当日紧赶慢赶地赶进了京,皇帝听闻他回京,不待他回丞相府梳洗风尘,便命泉子到城门迎接,将他宣去了皇宫。

许云初进了宫,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他。

许云初跪拜皇帝见礼之后,与皇帝详细地复述了北周侵犯燕北以及苏风暖、他、燕北王、燕北王世子一众人等抵抗北周军的经过,以及如今燕北战后诸事待恢复,苏风暖难以脱身等等事宜。

皇帝听闻燕北城几次险些被北周军攻破,苏风暖以少胜多,令燕北城数次转危为安,一时连连点头,心下感慨道,“苏丫头巾帼不让须眉啊!”

许云初诚然地点头,“若无苏姑娘,燕北城必被北周军破了。”

皇帝道,“北周狼子野心,欺我南齐兵弱,着实可恨。”话落,道,“你见过苏大将军的两位公子了,据他们二人喜好兵谋善武,评一评,比之苏青如何?”

许云初想了想,斟酌地道,“两位公子承袭苏大将军武将之风,品行磊落,有武将之才。至于比之苏三公子,臣与他二人未曾深交,不知采如何。但苏三公子确实是武双全,深得王大学士教导和孙丞相青睐。”

皇帝点头,对他问,“你离开燕北时,可见到叶裳了?”

许云初点头,“见到了,我离开燕北的前一日,恰逢大雪,叶世子冒雪深夜到了燕北王府。”

皇帝闻言道,“他如何?燕北距离京城路遥,他奔波之下可还受得住?”

许云初笑着,“叶世子气色差些,但精神却极好,看起来没有大碍,第二日早起还与臣叙话了。”

皇帝闻言哼道,“出了京城,就如放飞了的鸟,朕就知道这么多年他早就在京城坐不住了。”

许云初笑了笑,不再接话,伸手入怀,将苏风暖的那封信程递给皇上,“这是我离京之时,苏姑娘托我捎给皇上的信函。”

皇帝伸手接过,打开信函。

苏风暖的信函写得简略,提了这一次不能轻易饶过北周,她请皇上做好与北周打一场长久战的准备,兵器之事督促军器监不能停歇地日夜制造外,又了筹备军饷粮草之事,她给西境备的粮草,只能支撑两个月,两个月后,国舅会筹集一批粮草,也能支撑一两个月,但这不足以与北周打持久战,所以,他请皇上下旨,命国舅督办粮草,朝野上下,集南齐那些富得流油的富甲乡绅捐赠贡献。

完了粮草之事,又提了她处理完燕北战后诸事后,打算先前往西境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