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子之怒,血流漂杵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拟旨!浙直总督、镇海伯陈迪东南抗倭取得大胜,光复浙江,功盖千秋!封镇海侯!其余人等辅佐陈迪有功,平海将军俞大猷,封平海子爵!靖海将军唐顺之,封靖海子爵!护海将军戚继光,加五军都督府指挥佥事衔!前任山东粮道胡宗宪,授通议大夫!前任都察院御史海瑞,授中大夫!其余有功将士、官员,着陈迪整理名单成册,朝廷将一体封赏!”嘉靖帝下旨道。

夏党的官员们也不是白痴。他们明白此刻如果提出什么异议,未免会扫了嘉靖帝的兴触霉头。

这次朝议,夏党和严党的官员们破天荒的没有争得面红耳赤,而是齐齐说些吹捧嘉靖帝圣明之类的话。

散朝之后,严府。

严世藩对严嵩说道:“爹,这番我那陈迪兄弟在浙江立下不世之功,咱们严党可算是长脸了!自从夏言回内阁做了首辅,咱们的人在朝廷里处处受排挤。有我那干兄弟的这件大功,咱们的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

严嵩点了点头:“你以为你爹我在内阁里就不是处处受那夏言的气?唉!你们帮不上我的忙,却处处给我惹麻烦!还是我那义子出息!在浙江立下大功!你们要是都能赶得上陈迪的一半我就不用操心任何事了!”

严世藩此时正当着内廷供奉的职位。内廷供奉是从四品,今日永寿宫朝议,严世藩亦在列。

严世藩向严嵩建议道:”皇上让陈迪将有功将士、官员整理成册上报朝廷。我看不如趁机在那功劳簿上,多多安插咱们的人!让咱们的人也跟着我那陈迪兄弟沾沾光!”

严嵩点头:“你看着办吧!”

严世藩正要转身离开,严嵩叫住了他:“万鹤宫的工程进展如何?这是大事,你这个内廷供奉可不能敷衍差事!”

嘉靖帝最近在修万鹤宫,严世藩这个内廷供奉自然是监理工程的第一人选。

严世藩笑了笑:“爹,放心,这事我紧盯着呢!”

严世藩给陈迪写了一封信,信里附了一份名单。严世藩请求陈迪将那份名单里的官员放在收复浙江的功劳簿上。名单里,全是些严党的官员、子嗣。有些人根本没有官职,更别说为抗倭出力了!更有甚者,名单里还有一名刚刚出生三个月的孩童!

陈迪皱了皱眉头。这不是后世《官场现形记》里的情节么?军队打了胜仗,一群没有寸功的人跟着鸡犬升天。

无奈,陈迪还是将这份名单里的名字加在了功劳簿上。要知道,严嵩是他在朝廷里最大的靠山!严世藩是严嵩的亲儿子,自古父子一体。严世藩的意思不就是严嵩的意思?

嘉靖帝的旨意,陈迪不敢怠慢。他立马用八百里急递将功劳簿送往京城。

京城之内,夏党的清流言官们正在首辅夏言府上密会。

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子晖道:“陈迪这个严党打了胜仗,严党的官员们气焰嚣张得很!”

几名夏党官员纷纷附和。

夏言道:“倒不能这么说。这个陈迪的确有几分才干!”

赵子晖道:“首辅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什么真才干?照我说,这陈迪之所以能打赢这场仗,不过是凭着运气好些罢了!”

赵子晖这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一千飞虎军对十万倭寇,这是凭运气能打赢的仗么?

赵子晖又道:“首辅,你有所不知!那些个严党的贪官,最近实在是太猖狂了!我们都察院的人秘密查访,探得了严党最近办的两件不法情事!”

夏言问:“什么不法情事?”

赵子晖道:“其一,在浙江之战的功劳簿上大肆安插无功之人。。。。。”

夏言打断了赵子晖的话:“陈迪刚被皇上钦封为镇海侯,又是驸马,说这种话要有证据!”

赵子晖解释道:“禀首辅,这事情证据确凿!陈迪报给朝廷的功劳簿上,竟然有兵部侍郎蒋光的外甥!蒋光那外甥今年未满一岁,难不成一岁的孩童都能上阵杀敌么?”

夏言点了点头:“继续说。”

赵子晖又说道:“严嵩之子严世藩身为内廷供奉,奉旨监理万鹤宫的工程,他竟然在大殿木料上做起了手脚!价值一万两银子的大料,他竟虚报花账到三万两!整个万鹤宫需大料三十余根,这一来一去,他能将六七十万两银子中饱私囊!此事亦是证据确凿!咱们都察院的人,已经搞到了账册!”

夏言点了点头:“严党最近的气焰,是嚣张了一些。是该灭灭他们的气焰了。”

第二天,傍晚,永寿宫大殿内。首辅夏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