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再遇帝姬 (第1/3页)

这些只是商业上的操作,表面上看蒋忠想做富家翁,这也是做给朝廷,做给官家看的,是在皇城司,六扇门的见识下开展的,只不过里面隐藏的东西是看不到的,当然这样和梁师成打掩护有直接关系。

飞剑卫完成了改编,成立最大的镖局,所有成员都成了镖师。飞羽卫被并入了银羽卫,随着商业帝国的扩展,完成在大宋朝各地的情报点的安插,甚至一部分都进入了西夏,辽国,金国,吐蕃,大理,高丽,草原,西域。

银剑卫潜入江南制造局,来保护板这个神秘机构的安全。这一切的运作都瞒过六扇门,皇城司,或者这些部门被银羽卫渗入进去了。

也不知道是遗忘了,还是怎么回事,宋徽宗赵佶完全忽略了蒋忠的存在,也没有完成三年之约,就这样这一年平平稳稳的度过。

宣和三年春的到来,平静的局面再次被打破,江南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王庆趁机扩大地盘,战火烧到了淮阳,海州,楚州。这对于朝廷来震动不是很大,可是到了七月份,战火竟然烧到了杭州,歙州,睦州。

进而攻占了婺州和衢州,处州总攻下六州五十二县之地这下子朝野震惊,对于官家也算极大的震动。江南半壁江山已经失控,尽管王庆只不过是占领了十四州,一百三十几县,但是盗匪横行,起义军此起彼伏,大有失去江南之势,这种局势下官家也慌神了。

镇压,派去的禁军一到江南就被杀的大败,以至于没有人愿意统兵前往。这个时候,蒋忠出山的呼声在汴梁响起,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最起码蒋忠认为这对自己其实是一种捧杀,让官家更为忌惮。

果不其然,官家直接下旨加封蒋忠为右散骑常侍,看起来是风光无限的正三品,隶属门下省。可是压根没有给安排职官,换句话来只是领正三品的俸禄而已,这下子彻底和统兵无缘了。

右散骑常侍是高才鸿儒担任的高级文官,在某些时候是要充当皇帝谋士的,让一个粗鄙得到武人出任,注定就是一个虚衔。不过蒋忠对虚职这些也不在意,反正,级别在,只要机会合适了照样有机会当驸马。

江南看起来乱哄哄的,其实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这点蒋忠清楚,可是宋徽宗赵佶不清楚,这个道君皇帝终于坐不住了,下令童贯去征讨。

道君皇帝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骨子里对蒋忠还是抵制的,或者和吃醋有关系,在他看来蒋忠和李师师这对狗男女搅和到一起了,心里腻歪才怪呢?

这个时候,江南各处的起义军,加上王庆的部队估计有百万之众,而童贯只是率领十万西军南下,加上当地的禁军,厢军,也不过二十几万,但是这些已经足够了,镇压只是时间问题。

宣和三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童贯南下平叛的时候,西夏趁机作乱拿下夏取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南)、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宋绍圣开边之地尽失。朝野震惊,太学生又开始游行示威,呼吁朝廷对西夏用兵。

西线战事在蒋忠看来是肘腋之患不足为虑,他担心的是童贯会不会在江南大开杀戒,滥杀无辜,那样的话对大宋的根基会右抱极大的创伤。可是这些不是自己能考虑的,只要是不触犯自己在江南的利益就可以。可是主战场在杭州,又怎么会不受影响呢?

西北诸路闹蝗灾,民不聊生,饿殍千里,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些官家假装看不见,也没有派人前去救灾。

蒋忠不忍百姓受苦,他责令西北事务局赈灾,此举得到广大老百姓的相应,很多家里开始为他立长生牌位。

北边的战事才是让蒋忠最为揪心的,辽国的大奖耶律余睹投降金国,引领金军大举进攻辽国,貌似强大的辽国摇摇欲坠,大厦倾倒只是时间问题。

蒋忠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心情极度糟糕的他带着郭京,邹润,邹渊兄弟来到郊外万岁山游玩,这是他重生在宋朝第一次登山。

来到九龙瀑布之后,蒋忠等人就坐在一个亭子下休息,这几个一边喝酒一边闲谈,内容都是一些风花雪月之事,纯碎是打发无聊的时光。

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走了过来,他冲着诸位问道:“请问,哪一位是蒋大人。”

“你找蒋某何事?”蒋忠眼光独到,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个太监,也没有拆穿对方,他笑着道:“要是没事,坐下来喝杯酒。”

“我们家衙内有请。”

蒋忠隐隐约约能猜出来什么人找自己,于是就跟在年轻人后面走了过去。

七转八转,走了半个多时辰,才来到一个很的道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