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心服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季书原以为法正所说的法制,是要制定新法来制衡世家,毕竟楚国就是这么做的,但没想到是更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脱离人治,建立法制社会。

他没想到他一个现代人会听到一个古代人讨论这么哲学的东西,若是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时代,此人说不定会类似于孟子对儒家思想的影响那般,成为法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见季书若有所思,法正决定给季书下点勐料。

“建工厂、立公会,这些使楚国朝廷富庶了起来,但其实也埋下了隐患。”

“有何隐患?”

季书微微皱眉,楚国有如今的国力靠的可都是当初的新政。

“一些穷苦的百姓现在有了自己的地,要不要买一头牛啊?一些商户富起来了要不要多吃点肉啊?织布厂建起来了,衣服便宜了要不要多买几件衣服啊?”

“这不是好事吗?”

一旁的陆逊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法正的嘴角微微勾起,玩味地说道。

“以前金山银山都堆在世家的库房里,现在财富流转了起来,你们就没发现,现在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东西了吗?”

季书闻言不禁陷入沉思,楚国国库还是有一些钱的,但是此次出征却很难筹措到粮草。钱终归不是万能的,他不能凭空变成物,这其实就是供不应求了。

法正笑着继续说道。

“这些可都是商机啊。相信贵国的工会已经收到了很多商人请求扩大工厂,多招募工人的请求。很快,有眼光的世家子弟也会加入其中,养更多的牛羊、建更多的工厂、招更多的工人、织更多的布。”

“这有什么问题?”

陆逊一脸迷惑。

但季书已经冷汗直冒了。

太快了!

果然,革命性的新政会引发社会的根本变动。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人口不足。

养更多的牛羊就需要更大的牧场,建更多的工厂,织更多的布,需要种植各种非粮食的作物,这些哪一个都有可能会抢夺农民的土地。

农民当然也可以去当工人,那问题是,谁来种地?

特别是在这个乱世,人口不足的情况下,大量从事农业的人口转变成工人!这已经不是富不富,钱不钱的问题了。

该死!

我该早就发现这个问题的。

季书真想锤死自己,若再不加以管控,钱就要吃人了。

季书作揖行礼道。

“先生所言让子渊茅塞顿开,此事确实需要朝廷管控。先生所说的中央制,莫非就是指朝廷指定国家计划?”

国家计划?

法正愣了愣。没听过的新词啊。他微微咳了下喉咙,说道。

“这当然是中央制的一环,但还不是最中心的东西。要说清楚我的中央制主张,首先要区分出封建制。”

“所谓封建制,是由天子将土地分封给宗室成员和功臣,由他们各自治理土地、拱卫天子。这是秦始皇以前,国家的根本构成。”

“而我要说的中央制,其实是秦始皇想要的实现的集权。在各地设郡县,由中央派遣官员管理,而不再分封给诸侯王,这就是中央制。”

“汉朝继承了始皇帝的郡县制,但是仍分封宗室成员为诸侯王。如此不完整的中央制,正是大汉经常发生藩王叛乱的祸根。楚国若要施行中央制,首先一条就是,封王拜侯不可再分封土地!”

陆逊倒吸一口凉气。

许多将领浴血厮杀,为的可不就是封王拜侯吗?这条若成了,那爵位的分量就轻了一半了。陆逊心神动摇,也不知是好是坏,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季书。

“集权,集权。”

季书喃喃了两军,沉声说道。

“如此一来,就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朝廷框架,大哥辛苦些倒没有问题。怕只怕后世出了一个昏君,直接把大哥留下的大好基业给败光了。”

法正没想到,季书竟然已经对此有所考量,他恍然地笑了笑。

“难怪季兄大兴学院,让孩童免费就读三年,原来早已对中央集权有所思考。但中央集权,又未必不能放权啊。”

季书愣了愣,正襟危坐道。

“愿闻其详。”

法正则像遇到了知己般兴奋地说道。

“掌控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兵权!”

“只要兵权在手,皇帝就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