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张松使楚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张松坐在别院的鱼塘边怔怔出神,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朝堂上的对弈。

法正他究竟想干嘛?

杀张任?

哼,谁要真信了法正表面上这一套才是真的傻子!

这些年,法正勘破多起贪污弊案,在民间赢得了极大名望;广交豪杰,在本地世家中也是左右逢源;计退秦军,为蜀国拿下北面要塞剑关,进可攻、退可守。

一介县令短短几年间成为蜀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张松可不敢有一丝大意。

“老爷,法祭酒府上派人来传话,邀请老爷过府上饮酒。”

救张任吗?

张松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他实在看不透这位交情尚可的同僚。

“告诉来人,我换身衣服,稍后便往。你下去备好马车。”

“是,老爷。”

······

法正的宅院远离城中心,在东城区的一处角落。

张松稍稍打量了一番,法正官位虽高,但到底积蓄时间尚短,宅院是远不如张家的。

在下人的指引下,张松走进一处偏厅,侍女上前奉了茶水、果盘便转身离开了。

“子乔兄大驾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话音一落,便见法正从屏风后走了过来。

“孝直客气了,我们什么交情,还需要那套虚礼?”

两人对视一眼,都大笑起来。

随后两人一一落座,法正又摆正了姿态,先开口道。

“我也不客套了,此次请子乔过来为的就是商讨出使楚国一事。”

出使楚国?

他请我来竟不是为了救张任?

张松瞳孔微微一缩,随口回答道。

“此事有何商讨的?此次贸然出兵,无论如何我王定是要派出使者前往楚国说明缘由、探查楚国态度的,可这人选还要看王上定夺。”

张松慢悠悠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似有不解地看向法正。

法正呵呵地轻笑了两声,有莫名的光彩在他眼中流动。

“子乔何必虚言推脱?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眼下,朝中文臣除你我二人,王上又能派谁?”

“纵观天下,只有曹操、刘备、孙策三人可称雄主,只这三人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今日再看,孙策尤为出众,此次出使楚国的机会不正是你期待已久的良机吗?”

张松右手一抖,竟打翻了手边刚放下的茶杯。他慌乱地摆正茶杯,脸上满是害怕的神色。

“孝直何出惊人之语啊?我期待这个作什么?你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不能乱说这些,传到王上耳朵里可是徒惹祸端!”

法正看着张松满是紧张的辩驳,脸上的笑容却没停过,他又抿了一口茶,开始收敛起笑意,认真地看着张松,继续说道。

“子乔可知,楚国之粮为何取之不尽?”

“诸葛瑾提出两策。一税法,务农者只需上交一份赋税,土地公有,佃农者无需再向世家交田租。使耕者有其田!齐民律,解除了奴仆对世家的依附,使农人归田、使匠人行商、壮士入伍,此消彼长,世家弱而国家盛。”

谈话的主动权渐渐被法正掌握,张松想要打断却不觉屏住了呼吸。

“子乔可知,楚国只纳一税,为何钱财用之不竭?”

“季书将本由国家掌控的铁矿、船业、军马、盐业这些分润给各地世家,利用世家的力量扩展产业的规模,使被收取了土地的世家安定下来,广招女工、闲人扩大产业,就以江东而言,各郡产业比之孙坚时扩大了六七倍都不止。季书又立公会,使商人尽皆依附于公会进行大宗贸易,由公家检测品质、提供保证,彻底垄断所有行业,从中抽成!楚王虽然没有从中征税,却参与了所有大宗贸易,获得了财富。”

“子乔可知,楚国人才为何源源不断?”

“孙策选才以举孝廉和科举并行,给世家和寒门的读书人都开了通往上层大门,唯才是用。又吸纳落选的士子、武师,大兴私塾、镖局,免费教人识字和一些粗浅的功夫。战死者赐田,退伍者遍入镖局、教官、工匠,使将士再无后顾之忧。所以士人用心,将士用命。”

“我纵观诸国,不出十年,楚国的实力必能横扫天下,再次完成华夏的大一统。”

法正一时好似慷慨激昂,一时又好似侃侃而谈,张松都惊呆了。

法正脸上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