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追杀羽林军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梓潼城。

秦军的旗帜迎风飘扬。

秦军上将张济站在城头看着晕倒在地上的刘璝哈哈大笑,周围的蜀军慌慌张张地把刘璝扶上了战马,带着他往回跑了。

哈哈!

张济肯来城楼上坐着喝茶,等的不就是这一幕吗。之前在剑关吃的亏,这才排出了那股郁气。

而远处,一支风尘仆仆的兵马也出现在视野中,楚军到了。

“将军,要不要放箭?”

现在,那十几名蜀军还是在射程之内的。

张济笑声中带着几分不屑。

“罢了,几个残兵败将,随他去吧。或许他们更愿意向打败他们的人投降,那就让他们接着逃吧。”

“比起这些,还是快些去将其他两位将军请来,既然楚军和蜀军已经打完了,我们该上了。”

“遵命!”

士兵转身正要去传话,樊稠和孟达就已经到了城头。樊稠先开口道。

“老张,听说是楚人打赢了?他们还剩多少人啊?”

张济回头看了眼,摸了摸下巴说道。

“探子说,战场那边挺惨烈的,蜀军被洪水冲的四散,又被楚军杀得到处逃窜。现在魏延留在那边收拢降兵,只派了麾下的陆逊、霍弋带着四五千人追杀刘璝。你问我这数字,恐怕他们自己人还没统计清楚呢。”

那可得抓紧时间了。

樊稠露出一个嗜血的笑容。

“先把到嘴边的这支兵马吃了,到时魏延拿着一支七拼八凑的杂牌军如何抵挡我大秦三万精兵?”

“哈哈,既然你也是这个想法,那事不宜迟,我们整备兵马出发吧。孟达将军,就劳你留守梓潼了。”

张济点了点头,他和樊稠搭档多次,还是挺有默契的。

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孟达麾下的将士虽然转投了秦军,但两军的私怨颇多,一起行动难免猜忌,其中当然也有军官反对投秦,只是被孟达用手段除去罢了。

这种情况下能不上战场自然是再好不过。

孟达心中高兴,脸上却一脸为难道。

“两位大人一路辛劳,从汉中赶到剑关,又从剑关赶到梓潼。如今不过歇息一夜功夫,又马不停蹄地追击楚军,孟达心中惭愧啊,不如由两位大人留下一位将军守城,我随大人们一同出征!”

樊稠心思简单,听到这里对这名降将倒多了几分好感,正想同意却被张济打断。

张济虽然武艺平平,但心思却多了几分。他明白孟达这是在表忠心,而眼下也是安抚孟达这支降军的好时机。

“子敬只管留在梓潼守城,别人守城我等还不放心呢!”

“出发前,公子就再三交代,这些年子敬帮公子暗中收服蜀中世家,又多次寻机迎我军入关,劳苦功高啊!若非现在汉中乱贼未平,公子一定亲来嘉奖。另外,公子为子敬请功的奏折已经发往长安,只等陛下盖上玉玺,旨意回来子敬你就和我们一样是秦国上将了。”

“也不用客气地叫我们大人了,我等兄弟相称即可。”

孟达闻言大喜,脸上红光满面,当即向北方拜道。

“谢太子殿下,谢陛下隆恩。孟达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樊稠、张济一脸和气地扶起了孟达,张济又交待道。

“子敬只管坐镇梓潼,我军粮草还要子敬多费些心思啊。”

让孟达负责后方的粮道才是张济的想法,毕竟秦军也是远来之师,对蜀地的道路并不了解。若由他们自己负责,恐怕只能靠抢了。

问题是,前方要去的区域,楚军似乎已经抢过一轮粮仓了。若是去抢百姓,一来以后不好治理,二来太耗时间错失战机,三来公子知道了肯定要怪罪。

“张兄只管放心,达必不负所托!”

孟达信誓旦旦地向二人保证,但其实刘璝出征时已带走了府库中一半的粮草。

军队行军作战和军队驻守地方所消耗的粮草大为不同。

待会秦军三万大军出发恐怕还要带走剩下的一半,孟达留守的军队所用军粮恐怕还要去集市采购。但孟达觉得没有关系,大不了就打劫一下梓潼的世家嘛,楚军做得,我秦军做不得?

······

傍晚,秦军追到一处临时营地。

周围布置简陋,只大致做了些栅栏和陷阱,熄灭的炊火还留着澹澹的余温。

樊稠看了看在炊坑摸着炭灰的张济,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