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可不是?六品的县令,咱们朝,应该是头一个呢。”

齐伙计懂品阶,却不是很懂官职,但听见李花儿这么说,就也跟着咋舌:“啧啧,咱们平水州头一份的凤凰呢。”

李花儿点点头:“是呀。好了,时候也不早了,齐兄弟快去吧,只是拿回来的席面,单独要一份糊糊,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给福宝吃的。”

“我晓得的。”齐伙计笑道。

语犹未落,就听见帘子后面,李果儿高声道:“我还要一份莲子粥。”

说罢,她就掀了帘子,抱着福宝出来了。

福宝睡眼惺忪地,看见了李花儿,就伸手让她抱。

李花儿抱过福宝,对李果儿笑道:“五月都没到呢,你吃哪门子莲子?就馋成这样?”

李果儿笑道:“先解了馋再说,再要份豆苗香干。”

齐伙计笑道:“好,我这就去。”

眼看着齐伙计出去了,李花儿对福宝道:“瞧,就你二姐姐嘴馋,以后可不能和你姐姐一样。”

李果儿一皱鼻子,也对福宝说:“福宝记着,以后可不能学你大姐姐,吃起饭来,都是慢条斯理地,气死急性子呢。”

“慢条斯理”四个字,李果儿刻意拉了长音,说完,掀帘子转身就跑。(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两边

李果儿跑出去了两步,心知李花儿抱着孩子,肯定跑不快,就站在回廊上笑。

李花儿过了帘子,一边拍着福宝,一边笑道:“就爱闹,当心摔了。”

李果儿对她做了个鬼脸,复而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因见院子中间有个凹处积了个小水洼,还特意捡了个石子儿扔进去,看溅起的水花,捂着嘴笑。

显然是心情大好的样子。

李花儿一笑,问道:“你不是气得回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听了多少?”

李果儿笑道:“不放心,怕姐姐吃亏,结果出来就遇见县太爷审案了。”

说着,她又回头道:“姐姐,如今吴大少爷可真是有出息了,我刚才偷偷看了两眼,个子也长高了许多,说话也更爽利了。”

李花儿由着福宝玩着她鬓边的头发,笑道:“是呀,而且那做派,也真成个官人了。”

她前世在京城见的官多,听的官样文章页多,而如今的吴灵均虽然稚嫩,虽然举止带着柔和,但是也有了些微的官样子。

尽管是装的,可她还是觉得以前那个说话带着羞赧的大少爷,比较有趣。

李果儿对这个并不在意,而是羡艳道:“还是他们男人好,能读书,又中了探花,现在这样子,就叫衣锦还乡了。”

李花儿见她这样,笑道:“果儿如今的学问,也算是女探花了。”

李果儿被她逗笑了,摇头道:“差得远呢,不过就是知道点儿道理而已。”

李花儿也笑道:“连谦逊都懂了,就不是只知道‘一点儿’道理了。”

姐妹们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屋中,围坐在地上。

李花儿支起了小泥炉子,热水煮茶,和李果儿说了好一阵子体己话。

至傍晚,齐伙计订的席面送到了,李花儿出去和铺子的伙计让了一回,复回屋中。

李果儿已经先动了筷子,看见李花儿进来,还咬着筷子傻笑。

“就见了吃的,什么都忘了。”李花儿笑着先喂好了福宝,而后自己才吃了饭。

饭罢,趁着天晴,二人由齐伙计陪着,去夜市转了转,买了些小玩意儿。

她们姐妹二人凑在一起,总像有说不完的话一样,一气儿闹到了子时,才歇下不提。

……

再说吴灵均,今儿经了一事,也在县里更有了名气。

现在清远县上下,谁都知道那个探花郎衣锦还乡,做了县令大人。

而吴大少爷神色平常,在街上转完回家后,先和吴大太太问了安,说了一车子的话,又去见吴老太爷和吴大老爷,又是说了一车子的话。

言谈之间,还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吴老太爷是爷爷看孙子,吴大太太则是娘亲看儿子,怎么看都是朵花儿,说话的时候,都压抑不住的骄傲。

不过吴大老爷自恃也是秀才出身,又是当爹的,就想拿出做亲爹的款儿,教育了一阵子儿子要如何忠君为国,爱民如子的话。

吴大少爷站在那儿,吴大老爷说一句,他应一句,没有丝毫不耐烦。

不过只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