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李花儿道:“大人知道,他们要送喜福去哪儿吗?”

吴灵均点点头,道:“听见了,所以才更不可能了。”

李花儿疑道:“怎么说?”

“宫中人做事谨慎,就算不知道喜福已经在太医院挂了名,总也知道章太医在此,怎么强抢他的徒弟?就不怕闹出其他的祸事?”吴灵均道。

李花儿一拍额头,道:“我糊涂了,忘了这一桩。”

说着,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掩口笑了。

难怪他吩咐崔捕头的时候,说要将那些人分开关押、不得探望。

原来是那时候,就已经觉察出了蹊跷。

“怎么了?”吴灵均被笑得莫名了。

李花儿言道:“我忽然想起两年前的和大人有关的几件事情,再看看今天,心想大人只在这里做个县令,屈才了。”

吴灵均看着她促狭的眼睛,反问道:“你是在夸我?”

李花儿点点头:“自然是夸你。”

吴灵均立刻拱手:“多谢。”

顺理成章,而又语气轻松,像是老朋友之间的玩笑一样。

李花儿反而不好意思再同他说笑了,只好道:“还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当不当和县令大人说一下。”

吴灵均道:“你说。”

李花儿道:“我怀疑兰船主船上的那个杜爷,是一个人。”

吴灵均本以为还是柳家相关的事情,却不想却是说这个,一愣之际才问:“是哪个?”

李花儿犹豫了半天,才将心中的怀疑小声说出口:

“就是陶家的那个大少爷。”

吴灵均的笑容僵在脸上,神色变得慎重起来。

“你……你确定自己没认错人?”他看了看左右,这才小声问了一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去

李花儿并没有说话。

毕竟这也只是她的感觉,不能确定。

再者,就如今杜爷那模样,便是把陶家人寻来认人,只怕也未必能认出来吧?

吴灵均看她的神色,心已知她的意思,轻声言道:

“花儿,不是我不信你,可那是魏王的商队,若不慎重,你我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李花儿知道他的意思,毕竟说一个皇子的商队里私藏逃犯,是个很严肃的指控。

而吴灵均想到的,则更多。

陶家的倾覆是因为两年前的军饷案。

而军饷案不但牵涉京中许多权贵,还涉及到刺杀太子、水匪作乱等事情。

吴灵均置身京中两年,对那桩大案的影响,体会极深。

若陶行远只是在逃狱后才投魏王手下,那还可说是魏王手下人识人不清。

可一旦,是魏王帮着陶行远越狱的呢?

那是不是说明……

忽然间,天边打了一声闷雷,惊得吴灵均猛地打了个寒颤。

这念头太顺利成章了。

正因为顺理成章,所以更觉可怕了。

相对于吴灵均的恐惧,李花儿因着前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反而要比他平静些。

“我觉得,该是没认错的。”李花儿思忖了许久,郑重道,“那日在船上,他似乎也没想瞒着。”

说着,将事情摘重点说给了吴灵均听。

这位杜爷的行事作风,和陶大少爷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微妙之处。

等李花儿说完,天边又打了两声雷,天也更黑了一些。

此刻,吴灵均已经逐渐冷静了下来。

他沉吟半晌,道:“我知道了,只是这事情……你莫要告诉任何人。”

李花儿点点头:“我晓得的。”

吴灵均抬头看看天上黑压压的云彩,长长地吐了口气,道:“要下雨了,你快些回去吧。”

……

二人分开之后,李花儿往铺子赶的时候,还是遇上雨了。

她正避身躲在路边铺子的檐下,刚好看见齐伙计抱着一把伞,又打着一把伞,向这面跑。

他神色紧张,五官都要揪在一起了。

李花儿忙开口道:“齐兄弟!”

齐伙计顺着声音看过来,见她好模好样地站在檐下,神色顿时一松,跑过来道:

“谢天谢地,枝儿说你马上回来的,怎个又耽误了这么久?”

说着,将怀中的雨伞递给她。

李花儿接过伞,打着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