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房,新房 (第1/2页)

刘一鸣和陆广志的谈话展现的能力,也让小姨相信自己前面说的那些不是胡编乱造。董晓霞已经开始接受这些事实。 到家后已经四点多,完美错过班车。董晓霞本来还想着在大姐家住一晚,明天再回。刘一鸣却鼓动着父亲开车送小姨一趟,主要是担心老妈和小姨姐妹俩晚上睡一起,小姨不小心说漏嘴点什么的话自己一年来费劲隐瞒就白做了。 刘一鸣陪着父亲一起送小姨回家,主要也是想看看新房建的咋样,自己暑假只是给舅舅拿了钱,并没给任何意见。 半年没来外公的村里也没多大变化,虽说改革发展的春风已经吹遍祖国大地,可是在内地农村最大的成果目前也只是让人们不愁吃喝,大部分人还是靠着种地来解决生活问题,没有几个人外出做生意或者打工。 刘一鸣是半年不来,可是父亲刘大江平时给乡镇学校送货没少看望岳父。车一进村就有认识的人招手打招呼,刘大江的喇叭声也没停过,通按喇叭和大家打着招呼。 到了外公家门口,看到确实大变样,原先低矮的大门只有两米宽,现在换上了红色的大铁门,老爸的面包车都可以直接开进去。不过门楼的高度还是让了刘一鸣觉得不满意,大概外公是为了照顾两边邻居的感受,院门虽然换成了大的,可是整体高度还是和两边齐平,看来过几年还得再改造一次。 进到院里就看到一排崭新的砖瓦房,青砖青瓦看起来很有国风的感觉。新房盖好还没半年,目前只有两间屋子装好了门窗。平时家里就外公和两个孙子,也就过年能热闹点,两间屋也够住。门窗是找木匠打好的,那些没装上的还摆在屋里,应该是计划年后再晾一段时间才给装。院里以前都是泥土地,现在也铺上了一层砖,看起来没那么美观,起码下雨时候不会滑脚。 刘大江不停夸赞老丈人家新房子气派,垮的老爷子满面红光。暑假见面时身上那股不好的气息已经荡然无存,也让刘一鸣觉得自己的安排非常正确,几万块钱能换来外公的开心,绝对值了。 今天专门送小姨回来,时间也晚了就没多停,把新房屋里屋外转完后没聊几句刘一鸣就和父亲回盐城了。 刘大江不像老婆那样对儿子的改变一无所知,从今天他拉着小姨子去街上买东西不让自己送就感觉出有点不对劲,这会车上只有父子二人,他就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小鸣,你是不是还有事瞒着爸,下午跟你小姨出去买几件衣服就能花那么多时间?” 刘一鸣才知道自己神神秘秘的做派引起了父亲怀疑,不过目前还不想跟他和盘托出,只能找借口糊弄。 “爸,我能瞒你啥,就是逛完了我和小姨去吃了个饭,顺便给他说说学校小卖部的事。” “你不提小卖部我都忘问你了,你们学校那个小卖部一年真能赚十几万?”刘大江被儿子成功带跑偏了。 “刨过承包费一年最少能赚十五万,不过我小姨一个人肯定不行,还得雇两个人。”刘一鸣记得这些话自己说过的。 “那你说这一年赚这么多钱,要是承包款都让你姑拿的话一年不给她分点?”这才是刘大江的目的,自己妹子出钱他得帮忙争取应得的利益。 刘一鸣倒是没想这么多,姑姑和小姨对自己都很好,父亲提起这点才想起来毕竟还是两家人,自己不说出个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方法的话父母在家都会为这事斗嘴。不过最大的好处就是现在自己跟小姨已经提前打好预防针,两头都会帮着瞒好父母。 “到时候让我小姨多给点利息好了,要是学校其他人知道小卖部那么赚钱估计我小姨也干不了几年。” “我是担心你姑父有意见,你这一张嘴就要十几万,你姑现在赚钱再多也是人家自己家里的钱。我是他哥,有事问她借点不给利息都行,可是你小姨这是要赚钱,十几万白用一年不给点利息是说不过去。”刘大江跟儿子说出了自己为啥担心。 “你和我妈不方便说,这话我去跟小姨说吧。第一年生意好让她就直接把我姑的钱还上,给个三万块利息没问题吧。”刘一鸣为了安抚老爸,就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说。 “你现在说话办事都像个样子了,这事我和你妈就不掺了,该咋办你去跟你小姨两个人商量就行。”刘大江也只是提醒儿子下,只要他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行。 刘一鸣见父亲认可自己的做法就没再继续讨论这件事了,而是问起了他生意上的进展。 “爸,你后半年生意咋样?开过年咱们盖房子还得准备不少钱呢。” 听儿子问起自己的生意,刘大江可就眉飞色舞了,“爸现在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上个月在盐城也找了个印刷厂,蒲县那边主要就供西边那几个县城,盐城往东都是这边印刷厂出货。等过了正月凑个十几万不成问题,盖房肯定够用了。” 刘一鸣听到才十几万,心想这离自己的预期差的有些远啊,就算现在的盖房花费小,可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这房子盖下来最少得四五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