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稳 (第1/2页)

“公子此举万万不可啊。”淮伯制止道:“此行过往有位神祗尝试过,并且确实获此不受任何限制的神力,但公子想想看,他真的能够无所不能吗?”

“既是无所不能,凡人们平日里向神祗所许之愿是否当为之实现呢?”

“每一个凡人有危险时,祈求神祗保佑,无所不能的神祗能都将力量降临到场救援吗?”

“每一个凡人各类欲望、需求,无所不能的神祗难道不应该为其实现吗?”

“如果做不到。”淮伯冷笑一声:“神祗就会遭受到质疑,质疑声音一多,祭祀他的信徒们就不再认同,甚至诅咒怨恨,此力量积累一多,很轻易就会叫神祗神位崩溃而神陨。”

“而凡人之质疑也就算了……”

淮伯道:“本伯还记得当时出手的正是蔡国地主,他只问了这位神祗一句,既然你无所不能,那其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他创造不出来的神通或事物呢?地主这随手一击,无所不能的天神在凡人质疑到达之前,就因其封神法理无法自圆其说自己先行崩溃了。”

“公子,于神祗而言,可并不是职权能力越多就越好啊。”

“恰如凡人做事,他做事越多,影响到的人也越多,落下的话柄、质疑、埋怨则越多,非为神祗的凡人只是被人埋怨,只是人缘不好,神祗遭受过多埋怨、质疑必定神位不稳。”

“这就是多做多错,不如不做或少做的道理。”

“本伯当年在源主陨落、龙宫破灭后来淮上,见淮上水脉水妖横行,就简单的降服水妖,并将其约束,这般就得了淮上人的祭祀。被认为是淮伯,有执掌淮上水脉之能。”

“在此后,本伯于淮上也无须做更多。只维持淮水现有秩序就无人能质疑我。”

“而能力范围越小,日后也越发有发展之余地。就如公子提议本伯更名为河主之建议,这就是拓展,日后本伯在淮地外其他河流得祭,有出于淮地之实,再行更名,就能以此名号渐脱一地之限。”

“公子,因神祗之力通行于祭祀诸人所认知的范围。”

“淮上之人多不出淮地,本伯数千年积累。纵然神力不在那些天神之下,但即便称为河主并得淮上人心认同,力量依旧仅于淮地通行,要出淮地,还须淮地之外者大量认同祭祀方可,要通行天下,也当如是。”

“原来如此。”嘴上如此道,王越却想的极远,按照淮伯之理论,成为神祗其实并不难。至少对于炼形大成的大神通者或同等境界者而言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

所以地球也当有过神祗存在,那种种宗教的缔造者极可能就是过往的神祗。它们的宗教理论,可比此世天神、地祗的粗陋法理完备多了,甚至在历史上还有过更为光辉鼎盛的时期。

但它们后来都去哪了?

不觉间,王越心中就有些失望,一如他读完神庙收藏秘术后的心情,再无初闻神祗奥妙的喜悦。

世界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古老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更多是被淘汰了的,地球上远比此世更发达完善的多的神道。恰恰可能就是被淘汰了。

神祗对人心的依赖性、被人心的制约性,实大到远超他过往的想象。

偏偏人心却恰是世间最不靠谱的易变事物。

强权可以左右他。力量可以压迫他,谎言可以欺骗他,道理可以说服他,利益可以诱惑他……

若有强权,古代天子一言能封虚无之神,一言也可将真神祗打成邪崇、淫祀。

若有力量,可以迫使凡人强自服从信奉,也可叫其唾弃改信。

若有谎言,三人成虎,不断洗脑,能将人洗至脑残,叫人信奉不存在的神祗。

也可造谣、传谣,引万民之怨将神祗拉下神坛。

……

自人心而论,王越一念能想出太多对铸神、屠神之方向了,更能够想到关乎神祗所面临的更多制约。

以此推之,一位神祗真正想要不朽长存,就必须有强权,也就是神权于人心中高于法,或者神法就是国法,建立********之国度,有足以镇压、抵御一切的强大武力,编制严密的、能与时俱进的相对真理、经义,并通过无数教士祭司传于一切信众,以此应对谎言,还须能长期与民为利、且绝不能导致世间皆苦…

只是完其中数种易,想要完全却难。

不能完全,则根基不稳,迟早某一日会掉落神坛。

而古来既无哪家宗教能做到,相关神道体系为时代发展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