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粮草 (第1/2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养心殿。

从翊坤宫出来的时候董贵妃还在暗暗伤心,可明正皇上却没时间再在那安慰她,尚书令刘敬宫外求见,前朝和后宫皇上还是拎得很清楚的。

“微臣刘敬拜见皇上”

“起来说话吧。”

匆匆回到养心殿,刘敬早已在殿内等候多时,明正皇上屁股还没坐稳,便问道,“刘爱卿是有何事急着求见朕?”

“回禀皇上,婆罗国的三成辎重已抵达京城,微臣已率领户部的官员将辎重查实清楚,现已统计完毕,还请皇上明察。”

李连福接过刘敬递上来的奏折,双手呈交到明正皇上手中,等明正皇上打开浏览几行,便听刘敬继续说道,“如奏本所示,目前验收婆罗国辎重,甲胄六千,长矛六千,盾牌六千,弓箭一万两千支,胶漆之材一万,另有黄金一万两。”

“嗯,既然虎啸太子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那咱们的军队是不是就要不日出发了?”

奏折上的言辞自然不会像刘敬讲述的这般清楚,一边儿听刘敬说明正皇上一边儿浏览,见数目大体上如此,便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按理该是如此。”

听刘敬话有些不对,明正皇上问道,“怎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刘敬犹豫了一下,拱手拜道,“虎啸太子要求两日之内我军出发,可是由于户部没有多余的钱粮,前些时日没有购得士兵半月足够的口粮,若是现下出发的话,可能会有些问题。”

“现下能保证几日?”

“最多不过七日。”

“七日?”

七日的时间怕是军队还未走出中朝边界就要断粮了,若是照此下去肯定不行。

明正皇上想了想,问道,“此事张承礼可知道?”

“微臣进宫之前又去问过张大人,张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各府购得粮食,这样一来等到军队抵达之时便有了足够的粮草。”

不等明正皇上露出喜色,刘敬便愁眉继续道,“可是如此一来,也只能保证军队一路上的口粮,等到了边境,粮草还会是个大问题。”

“江南不是鱼米之乡吗,吩咐江南一带的省府筹备粮草不就行了?”

想到说到,明正皇上做事一贯是雷厉风行,立马命道,“李连福,传朕旨意,责令江浙,苏江两地的总督,分别准备五万人两个月的粮草,限期半个月完成,不得有误!”

“喏”

“另,命...”明正皇上突然想到自己不清楚越境的具体路线,问向刘敬道,“此番出兵的路线可有决定?”

刘敬立马回道,“回禀皇上,涉及行军打仗的事情赵将军不肯说。”

“既然如此”

事关机密,就算是赵德亮不肯告诉自己,明正皇上也不生气,点了点头,吩咐道,“传朕第二道旨意,责令西北一带的一众省府,征银军队路过时必须按需提供十万人的粮草,因此收缴的粮草充当来年的税收之用,不足者抵之,越足者续年补之。”

“这件事就交给你刘爱卿去处理,务必保证各级官员不得出现什么差错,明白吗?”

刘敬没有急着接旨,而是一副顾虑重重的样子问道,“微臣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明正皇上端起茶水润了润喉咙,才能够翊坤宫回到养心殿,他都还没功夫喝口水。

“皇上命江浙、苏江两省府,半月内准备五万人两月的粮草,若是再从两省府将数万粮草押送至西北边境,且不说中间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单是时间上可能就会有所耽误。”

只顾着怎么准备粮草,倒是把押送的时间给忘记了,这下倒是让明正皇上有点头疼了,“那刘爱卿这边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微臣愚钝。”

看刘敬一脸惭愧之色,明正皇上也不想过于为难,沉思稍许,道,“两道旨意都先执行,等到想到什么好的法子后,再来考虑押送粮草的事情。”

“喏”

“微臣告退。”

挥挥手让刘敬离开,明正皇上执起毛笔在宣纸上记下了“粮草”二字,许是当做备忘录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押送的事情。

赵将军府,书房。

“爹,你找我?”

“坐”

赵世明一身深蓝色骑都尉官府,修长得身材凹凸有致,着实是个强壮的小伙子,看到儿子一转眼这般大,赵德亮禁不住欣慰,又有些心疼。

“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