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屯兵大柳湾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等袁飞回到营地,统计了战果。 减员96人,其中轻伤24人。战损还能接受,毕竟是小三千人马围殴三百多鬼子。 如果是43年之后的鬼子,这一场战损还能再低一半。 袁飞坐在团部,看着下面统计上来的结果。 “山炮3门,山炮炮弹400发,榴弹炮炮弹15发,三八大盖102条,王八盒子17支,各种废铁7300余斤(市斤)” 即使没有三倍爆装,这买卖也没有赔本,废铁现在也是急需的物资。 不过这事还是得和旅长说一下。 调动相当于两个独立团的部队跨县打击不是小事。 不一会袁飞就打电话汇报完了 汇报很顺利,旅长很开心的要走了一门九四式山炮。 袁飞走出房门看了一遍眼前的营地。 门前的空地上,柱子和几个炮兵在开心的组织94式山炮,这是新一团目前最大的火炮,周围一圈站满了战士。 大家都饶有兴致的看着这门大炮。 这小半个月来,自己的重心都在这个炮中队身上,其他琐事都没有好好处理。 袁飞看着这门大炮,思绪飞向了远方。 首先是营地得好好规划一下,现在这样乱七八糟的建肯定不行。 建好了的就不管了。 新一团驻扎的大柳湾是这一片4平方公里左右的平原地带,三面环山,出口在东侧。 袁飞大致分出来八块区域。 最中央是团指挥部,周围是三块主力部队驻地,各自能驻扎一个满编营。 靠近大山的地方分了三块,一个新兵集训场,训练场足以容纳一千新兵。一个骑兵连驻地,一个炮兵驻地。 最外侧,也就是东边,依托地形构建半永久工事,作为大柳湾军营的门户。 西面的大山上有一些天然的山洞,经过改造加固,就是很好的仓库。 三面的大山上都设置观察点,周围五里地都构建侦察网络。 这事交给侦察排负责,侦察连在人数不足时可以让其他营队派人出公差,还有一个侦察排排长的人选。 最后还是选择段鹏,无他没别的人选,袁飞到现在还没有听说周卫国这个人。 一营也从松塔调到大柳湾驻扎,三营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不足,留在原来的老团部集训和安保 现在翻译工作也做完了,五连也调到大柳湾。 这一片区域几个月内都是八路军占优势,新一团重心放在这里发展更快。 ... 现在老团部那一片规划成专门的兵工厂,刚好两块地方都很大,还有能养马的区域,一营老驻地石庄作为武器生产基地,老团部作为原料处理的基地。 就是还缺人手,得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大柳湾集结了新一团除了两个独立连和三营之外的所有部队。 至于团级的独立啥啥部队,主要是为了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这种叫法很多,什么独立团,补充团,新几团,新兵团等等。 还是上面管着,不独立。 袁飞这俩独立连倒是真的独立,基本上就是要打仗了吼一嗓子让他们过来,平时也不管,一来前身是民兵性质,二来当时抽不开手。 至于邢志国,则留在老团长兼任兵工厂负责人。 协调各种原料的事情就交给他。 看了几分钟大炮组装,袁飞也该干正事了。 “通信班!” 袁飞吼了一嗓子。 唰!十人的通信班马上集结完毕。 “通知营地里的各营连长,到团部开会!” “是!” 很快,简陋的屋子里坐满了新一团的干部。 桌子只有一张,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只有八个座位,很多人只能自己搬个凳子坐在旁边。 十几平的小屋子显得特别挤。 袁飞坐在一个正对门的位置 “我们进驻到大柳湾,是要在这里发展壮大的。” “大家都说说有什么看法吧!” 张大彪:“咱们现在重炮都有了,我感觉连县城都能打了!” 沈泉年轻气盛,也说道。 “团长,要我说,咱们还不如占个县城当老巢,交通方便,易守难攻!” 四连长马力说道 “县城占下来了也守不住,这里交通方便,我们头一天住进县城第二天就要面对108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围攻了” 张大彪:“这倒也是” ... 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主要还是围绕扩张到各个村镇展开讨论的。 张大彪突然想到了一个事,就问道。 “团长,话说咱们不是六分区吗,怎么另外几个部队还没动静?” 袁飞刚刚打电话的时候也问旅长了,旅长说在整训部队。 “这事先不提了。” “总之,我们要先把这片经营好,这里常年是敌占区,我们可以先把群众工作做好。” 袁飞最后拍板做了决定。 每个营连都要抽出工作队去各个村镇宣传。 现在新一团就是要经营好平安到阳县之间的地带,县城不敢搞,搞搞小股部队,建设情报网络等等。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