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蹊跷的军报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朱允炆注视着诸王脸上的愤慨之色,冷凝的神情渐渐和缓了起来。

这些藩王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得还是不错的,他们没有忘记先帝的教导,不枉先帝的一番栽培。黄子澄与方孝孺也是点头称赞,对于六王的嘴里说要回去打退鞑子的话语,也是充分相信的。

听玩最后先帝的信念,朱允炆更是一脸感动,他明显被塞王们的这番表演打动了,似乎马上就要下旨,让他们回到藩地去。

卓敬一见朱允炆脸上的表情,便瞧了端倪,心中不由咯噔一下,心道坏了!皇上被藩王们的这番表演说得动了心!

现在已经连削了三王,若此刻放藩王们回藩地,无异于龙入大海,虎进深山!到时朝廷要是再削他们,定然要多付出极大的代价,增加天大的风险!

藩王们在京城被这么变相的软禁了这么久,对皇帝、对朝廷真的没有丝毫怨恨吗?皇帝年轻资浅,威望不够,到时若是任由这些藩王回去,祭出打退北边敌寇的名义,大肆招兵买马,皇上将来的皇位还如何坐得稳当?

不需要多少,只需要有一两藩王与燕王联合起来,便足以动摇天下!

想到这里,他不敢怠慢,连忙出班肃声道:“慢着!陛下莫急,微臣觉得这三份军报有蹊跷!”

朱允炆一楞,对于卓敬这个文官居然会跳出来发表军事意见,让他感觉有些诧异。

“卓爱卿有何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到卓敬身上。

谷王却是当先质问道:“卓侍郎虽在户部多年,却从来没有入过军中,也不曾到过北疆,不懂风俗,不通军事,有何资格妄言军国大事?”

朱允炆本也是如此认为,听了谷王之言,更是深以为然。

卓敬知道朱允炆心中所疑,他言辞正色道:“陛下,微臣虽然不是武将,但也在户部为官多年。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每逢北边战事,户部都是要先行配合兵部拨款,为将士们准备一应后勤保障,所以对于鞑子每年寇边,还是有些了解的。何况是陛下命微臣来商讨国事,微臣既然已列班在此,所谓在其位而谋其政,谷王殿下,臣觉得自己有资格说话。”

朱允炆听到这里微微点头,示意卓敬继续。

卓敬道:“鞑子寇边不足为奇,可是此次却是有些不正常……”

卓敬说了半句便住口不语,瞧向诸王的神色间颇有几分玩味之色。

庆王也忍不住出来反驳道:“北元各部落向来在秋高马肥之时袭边,劫掠我边民百姓,为的正是储存够粮食,渡过严冬。在大雪还没覆盖草原时,他们聚集众部落青壮,对我大明疆界袭扰掳掠,这种劫掠习惯由来已久,在灾年之时,更是尤为严重,你倒是说说看,这次袭边有何不正常?”

“庆王殿下说得不错,秋膘马肥之时,正是北元各部落犯我大明疆界之时,但正如殿下所说,他们是因为怕难过严冬,是怕各部落所储存的粮食不够!他们为的是粮食,为的是物资!但这次为什么都在重镇外徘徊?北元的骑兵机动性极强,不是应该袭击九边防守薄弱之处,劫掠一番之后,趁着我军未反应过来时,携物资逃离吗?骑兵若是攻击重镇,他们要死多少人?这不仅不符合他们的习惯,更不符合他们的目的!他们的行动太诡异了,也太蹊跷了!”

卓敬身材修长挺拔,修眉朗目,面目英俊,四十上下的年纪正是男人最显成熟最富魅力的时候,如今说起自己往日总结出来的工作经验,那叫一个神彩飞扬,气度不凡。

众人的脸上都浮上了几分深思之色,杨文更是出言附和。

与杨文心意相通的徐辉祖,也连忙一种配合的语气询问卓敬道:“依卓大人之见,此是何故?”

卓敬沉声道:“卓某觉得,此乃围魏救赵之计!”

“什么意思?”

卓敬环视着在场的六位藩王轻笑道:“有些人在京城觉得很没有安全感,所以想回藩地了。”

卓敬此言一落,书房内的众人顿时一愣,接着目光纷纷投向在场的六位藩王,眼中都充满了怀疑之色。

朱允炆也是一脸疑窦地注视这六位藩王,看来他也明白了卓敬话里的意思。

卓敬的意思是,有藩王玩了一招围魏救赵之计,边境若军事告急,他这皇帝即便不准,也得准了,而且还要亲自送藩王出京,令他们回藩地领兵克敌。

若真是如此,倒是好算计!

朱权等五王倒还能沉住气,年纪最轻的秦王朱尚炳脸色唰的一下涨红了,他捏紧了拳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