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为后人所铭记 (第1/3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哎呀呀,什么叫标榜!?本来就是!老夫从不贪污,也从没有接受过任何赠礼,吃的用的全是自己的俸禄!连学生们的六礼束修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的来收取。老夫现在已然辞官,普通百姓一个,收你这御酒,没有任何问题,如何不清廉?”郑沂急赤白脸地道。

朱柏幽幽地道:“拿《三友百禽图轴》的时候,好像还是礼部尚书吧?”

“额,额……这《三友百禽图轴》是边文进当场所画,这友人的墨宝馈赠!岂能算是受贿?”郑沂飞快地解释道。

朱柏冷笑道:“《三友百禽图轴》够普通人吃一辈子了吧?”

郑沂抚掌而笑:“也够某些人记一辈子了,哈哈哈……”

朱柏但笑道:“嘿嘿,文进此刻虽然当了宫廷画师,但他毕竟在咱府中当了这么多年的属官,往来无一凡人,文进的翎毛、赵士濂的虎、蒋子成的人物,咱都有!还有众人的合作,满满一个大殿!”

这时他才回过头来看着郑沂,道:“咱会惦记你那《三友百禽图轴》?”

郑沂微微一笑,两人便在这马车内无所顾忌地嘲讽着、打趣着、追忆着、畅聊着,有时候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来的很简单,尤其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观念的人,他们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年龄的悬殊,身份差距,也会一直是朋友。

正如郑沂所说,相似的灵魂永远相交在一起……

两人在一起互相打趣,追忆往事,展望未来,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地的风土人情无所不谈,竟让郑沂都产生了一种不愿离京的感觉。

可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道路的来往行人也越来越稀少。

郑沂朝朱柏拱手道:“多谢小友送别,我那老仆还在外等着呢,该说的老夫都说了,今日一别后,朝堂跟老夫再不相干,道路艰难,望好生珍重。”

朱柏心中一颤,眼眶微微泛了红:“今生能与老友相交,却是生平一大幸事,此番一别,以后怕再无相见之期。老友的后人往后若有解决不了的事,可来找朱柏。”

“一定,能有个亲王答应了难,我的那些个后辈可是有了大造化了。”郑沂说完,与朱柏相视一眼,接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人生一世能结交到的知己能有几人?

尤其是矗立于庙堂的政客,朝堂里可没有黑白之分、忠贱之辨,大多数人只想着如何在朝堂中慷慨陈词,只想着如何说话才能显示自己的大仁大义,人前是一套,背后却是另外一套。

满嘴仁义道德的人,背后干的事情却是一个比一个下流肮脏,尤为讽刺的是,只要没有落马,他们便永远是道德的楷模,一言一行,代表着先贤圣人,代表着正义与公正,代表着一切光辉而伟大的正面词汇。

而那些一心为公的实干派,往往却不被众人所容,他们都是异端,是避世者,是不近人情,是世人眼中的怪人。

这种人须常年经历心灵的煎熬,虽然习惯了孤独,习惯寄情于艺术、山水,却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朋友,不珍惜朋友。

马车内二人沉默许久,突然心有灵犀般默默举起酒杯,相视一笑。

朱柏笑道:“山高水长,后会无期,晚辈祝老友一路顺风,含饴弄孙,安度晚年。”

郑沂也笑道:“我这一杯也敬你,但愿天下尽早太平,但愿大明繁荣昌盛!”

二人饮尽,皆长长舒了口气。

“保重!”朱柏朝着郑沂拱手相送。

郑沂哈哈一笑,利落地走出马车,一跃而下,大步朝着老仆与驴车走去。

那辆破旧的驴车,“吱呀吱呀”地消失在朱柏的视线之外。

朱柏站在车辕之上,静静注视着前方的官道,良久之后,忽然整了整衣冠,朝着空无一人的官道深深一揖到底。

二帝元老,两朝开济,郑沂,你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你走的却是这么苍凉、狼狈,新皇帝竟然根本没有派人前来相送。

朱柏回到马车中,怜星与李尧、叶信、武延光相继走了进来,以探徇的眼光看向朱柏。

李尧笑着说道:“王爷,此番可是成了?”

朱柏意兴阑珊地将那个收好的小匣子,扔到桌上道:“全在这上面了,你们看看吧,看完了,怜星好生收着。”

众人的视线都聚集到了那小匣子上,武延光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与李尧一同观看起来。

唯有怜星的视线落到了朱柏的身上。

朱柏此刻在窗边凭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